标签:
文化图片教育教师 |
分类: 安庆塔影 |

这天早上,我们和往常一样早起去采茶。老妈不到六点就去茶园了,我和小弟上完了早读课再去。我去的时候,刚好请来帮忙的姨妈们也到了,于是大家就带上小篮子,一齐出发了。五岁的小表妹也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茶园,于是我就带着她一起去采茶。
我一边采茶,一边和一位叔叔聊茶叶,我告诉他这个时候我们采的茶是谷雨之后的茶了,适合做弦月,这个时候的茶叶子稍微大一点,做出来的味道也浓一点,价格也便宜一点,适合我们自己家喝。叔叔问我这个时候的茶还能不能做剑豪,我告诉他已经做不起来了,剑豪的话一般是在清明前做,它属于“明前茶”。“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这个时候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茶叶很讲究节气、时间段、产地、天气,春茶在不同的节气不同的时间段做的茶叶称呼也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明前茶”、“雨前茶”,立夏之际的叫“三春茶”,“三春茶”过后叫做“回春茶”,我们这边统一称为夏茶。一般来说生长在高山上的野生茶为最佳,其次就是山地里面的,最后才是农田里面的。农田里面的茶叶水分最多,做出来茶的消耗大,而味道却没有那么香。一般我们如果家里要做茶,只会选择高山和山地里面的,不会选择田里面的。另外我们会选择大晴天做茶,下雨天的茶我们是不做的,同样也是因为水分过多,而且雨天做出来的茶颜色要黑一点。采摘时间不同,天气和产地不同,茶质也就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手工制茶需要提前准备一些工具,比如炒锅、茶焙,老妈拿出了家里的老古董茶焙,洗干净之后就带了下去。到达老师傅家以后,和老师傅说明了我们的意图之后,很乐意为我们现场制作一番。老师傅叫施道明,是我们村里做茶最早的、时间最长的,小时候我也经常去他家茶园帮忙采茶,和他关系也比较亲近,我喊他表爷。

老师傅准备完毕之后,就现场开始制作,我就在旁边学习,我想传承这样的传统工艺。手工制茶第一步就是放入锅中杀青,老师傅先将炒锅预热,然后在锅里面涂蜡,这种蜡是那种很古老的无烟蜡,现在都很少见到了。当温度大概上到两三百度的时候,才开始将茶叶倒进锅里,茶叶进锅之后立马炸起来发出刺刺的声音,老师傅说一般进锅以后炸的茶叶做出来的茶会更好。

茶叶入锅以后,一定要先放入锅中焖一下再去抖,焖的过程当中要用手不时的有方向地去翻,防止炒焦,均匀受热之后就可以开始抖了,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不离草,抖得越高散热效果就越好。这一步对火候、温度非常讲究,一般来讲会烧锅的人就会做茶,因为火分为足火、中火、毛火,会烧锅的人他能自己感知到什么温度最合适,火的大小要随茶叶随时增减。

杀完青以后就是揉捻,将茶叶放入扁中开始揉捻,揉捻的时候要注意将茶叶全部包入手中不能有散出来的,有方向的、有手法的用揉劲去揉,揉的时候也要将茶叶抖一抖,将热气散掉,边散热边揉捻,如此反复直到揉好为止。在揉的过程当中茶叶的香气已经出来了,我站在旁边都能闻到。
我们这次做的是云雾茶,云雾茶也就是毛毛月,以前我们都称云雾,现在改名为毛毛月。现在的毛毛月基本都是机器制作,机器制作的话上面的白毫会少一点,毫度越高做出来的茶就越好。而且我还注意到,这个云雾茶上的毫,并不是整个叶子上面都有,只有中间的茶芯才有。老师傅还给我们普及了一些茶叶知识,他告诉我们现在谷雨后做的茶香味浓重,但是有一点涩,人们常说:一盏茶头杯甜,二杯涩,三杯好喝得不得,要论味道最好的还是秋茶,秋茶里面有淡淡的秋香,但是一般我们都不采秋茶,秋茶采了以后会影响第二年茶叶的生长量。在茶叶散热完毕之后,就将茶放入茶焙当中烘干,茶焙底下烧的是炭,要用炭火慢烘。茶放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要放在中间顶端的位置,从中间往两边撒,烘了一小会儿之后再将茶倒入锅中再次揉捻,并且有方向的将茶翻转,让其受热均匀。不难发现这个时候的茶颜色要稍微黑一点,因为有茶汁出来了。在完全揉捻好之后,再次将茶放入茶焙当中烘,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茶叶里已经有白毫出现了。

老师傅告诉我们谷雨后的鲜叶做出来的白毫少很多,因为季节已经过了,清明前后的茶叶做出来的白毫会更多。为数不多、星星点点的白毫在黑色的茶当中也同样显眼,看起来非常的漂亮。
与我们这边的手工制茶不同,另外一边就是机器制茶,用的滚筒杀青,茶叶在滚筒当中翻转,看起来很绿也很美。整个烘干过程,要不时的用手去翻去捏去揉茶叶,翻转是保证不同位置的茶叶都能受热均匀、防止烘焦,揉捏是试茶叶的烘干度,这个要到茶叶根茎都能揉碎才算完成,大概要持续一个小时左右。烘干完毕就算是完全制成啦,然后就可以冲泡了,不过刚做出来的茶一定要等它晾凉以后才能冲泡,泡茶的水温不宜过高,80度左右为最佳。茶叶泡出来后,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茶香,入口有点甘甜,野生茶味道就是不一样。看完整个手工制茶过程以后,叔叔说原来我们平时喝的一杯茶制作工序居然这么复杂,真的是小杯茶中有大学问。
品完茶以后已经到了晚上,我就赶紧回来准备上直播课的事情。晚上直播的内容主要是给学生讲解题目,之前有学生跟我反映上次做的有些题目有点难度,需要我讲一下,于是就安排了最后一次直播。因为我带的是语文学科,为了不耽误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每周我会根据网课内容、学生听课效果和作业完成情况安排一次直播,主要是补充额外的重要知识、讲解难题错题、召开线上班会。在直播最后我像往常一样召开了本班的线上班会,布置了一下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并让学生们做好作息时间和情绪状态的调整,认真做好复习工作,迎接开学考试,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最近在忙着采茶做茶,但是我也没有忘记我的主要任务,作为一名老师兼班主任,做好线上教学、管理好班级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每次去帮老妈忙都是先把工作完成。老妈一直跟我说,既然选择了当老师,那么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天职,一定要把学生带好教好,千万不能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他们的学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知道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读书真的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在我读书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受到了一些好心人的资助,他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靠着他们的资助和助学贷款,我顺利上了大学。大学期间我一直在勤工俭学,发传单、做导购、当服务员、带家教、送报纸……因为我想减轻家里负担,自己养活自己。除了勤工俭学,我还要搞学习、参加活动,凭着自己的努力,大学四年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四年时间我靠自己的双手挣了近五万块,真正养活了自己,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当然这其中的心酸与不易也只有我自己懂。
就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我更能体会到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读书的不易、懂得其中的心酸。我深知他们要想走出大山,必须要有好老师去引导、帮助他们,所以在毕业时我就直接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想回家乡服务,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实现他们的大学梦,看到更大的世界。这些年我也一直热心公益,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连续四年参加爱心支教活动,并且加入了家乡的爱心协会,参加爱心资助、敬老爱老活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初他们帮助了我,现在我想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把这种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下去。




去年12月,我被评为怀宁县“最美志愿者”。而老师就是传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以我自身去帮助、感染更多的孩子,所以作为一名老师真的责任重大,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敢有所松懈,作为老师,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作为班主任,我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线上教学期间,经常和学生、家长通过视频、电话和短信的方式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答疑解惑,同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辅导工作,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虽然每一天都很忙很累,但是过得很充实,觉得很满足,我劳动我快乐。特别喜欢身上的这套衣服,采茶做茶时经常穿,它是我当上老师之后的第一套教师服,学校为女老师统一购置的,穿上它就能时刻提自己是个老师,还有教学工作要做。不论是教学还是采茶,我都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不求结果,但求无愧于心。我会继续努力,多历练多学习,充当好多个角色,当茶香遇上教学,演绎了独特的故事,谱写了别样的乐章,也成就了更好的我!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