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2016-05-23 08:22:09)
标签:

安庆塔影

旅游

图片

老街

情感

分类: 安庆塔影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城市在逼近,古老在消失。遵循世间“新旧更迭”的不变法则。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怀旧,是一种情怀,是从骨子里透出的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喜新,是一种本能,是从心底释放出对新鲜的好奇与占有。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老街,在城市的边缘,多年来,一直落寞地靠在夕阳下,热闹而又冷清,陈旧而又生机,似每日都在变化,又似多年未曾改变。当城市越来越繁华,老街越来越破旧,年轻人越来越少,与老街相伴的人越来越“老”。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走进一座老屋,阴暗,潮湿,每一堵墙壁,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常年不见阳光的霉味。不敢触碰墙体,怕它“承受不起”。焦奶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热情向我们介绍这老屋的历史。这老屋共五进,原属张家,一个酿酒的大家族,后,房屋充公,成为一个“小厂”,增添了一些房间,房屋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抬头我们依然看见狭小的天井,再后,厂倒闭,成为几户人家。现在,只有焦奶奶一家住在这里。每当暴风骤雨,一家难寐,怕断壁残垣。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焦奶奶说此屋已有一百年多年历史,她在此已住六十多年。当然,经历过不少趣事。某日人们清扫卫生,在此屋一墙角,挖出几麻袋洋元,焦奶奶比划着麻袋之大,可想当时张家之富。“不过,他们都交公了。”好似,没有一丝纠结,如此理所当然。焦奶奶又指着一个老箱子,“这是我妈妈陪嫁的箱子,给我陪嫁了。一天,有人来收古董,我问要不要,他们都没看上。”我再看之,箱体的红漆已剥落,一般的木质,简单的做工,它只是“老”。在老人的心里,它更多是一种母女情感的联系,箱里装着满满的“情”。对于外人而言,它只是一只普通的老箱子。多年后,这老箱子也许也会随这个老人而去,如这些老房子,这些老故事。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老,总是让人怀旧,让人留恋,那是一种浸泡岁月的佳酿,让人沉醉。因为每一段“老”,都有一段老故事。可是,这些失去了特色的“老”,在日益繁华的城市进城中,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彻底改变。焦奶奶很希望这老屋早日被拆迁,她可以住在宽敞明亮的小区房里,我抬头看着天井,却在想象当初张家的模样。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生活在残墙断壁里的安庆老街百姓


行走在不同的老街上,石板路、木槅门、斑驳的墙体、嫩绿的青苔,飘散着远古的气息,门牌上的“观音街”“月字街”“采菊巷”,这每一个如宋词一般温婉的街名,都让人遐想万分,是不是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如宋词一般美丽的故事?

 图文\安庆塔影 黄小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