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杜鹃花开,茶香忙活采茶人。

标签:
旅游 |
分类: 安庆塔影 |


青天乡系岳西县林业大乡之一,山场广阔,总面积14.7万亩,森林覆盖率占75%,其主要林种为用材林和经济林。优良树种有黄山松、罗汉松、杉木和泡桐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钱松、大别山五针松、珍珠黄杨等。
全乡竹园面积达500公顷,品种有毛竹、水竹、箬竹、斑竹、紫竹等,以毛竹为主,材质绵软。本乡盛产茶叶,且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为茶区,因地势高峻云雾缭绕,自然环境优美,所产茶叶特优,特别是明山寨茶叶,享誉省内外。













我们知道,山愈高,空气就愈稀薄,气压也就愈低。茶树在这样的特定环境里生活,茶叶的蒸腾作用相应地加快了,为了减少芽叶的蒸腾,芽叶本身不得不形成一种抵抗素,来抑止水分的过分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
同时,高山上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因为有雾,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由于高山雾日天气多,空气湿度就比较大,这样长波光被云雾挡了回去,照不到植物上,但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而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生长在高山上的茶叶香气比较浓,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对茶叶生长也是一个有利条件。气温低,茶叶生长速度慢,这样就有利于茶叶内的成分,如单宁酸、糖类和芳香油等物质的积累和保存。
还有一点是,高山野茶的地方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土层深厚但通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加上树木葱郁,落叶多,使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也是适宜于茶树生长和茶叶质地优良的一个因素。另外,环境很少受到人为的污染。没受污染的茶叶,质量当然是上好的。

上好的茶只能是手工炒出来, 从采茶到制茶一点不能马虎。
采茶讲究手巧、手快,因此要求采茶者最好是年轻女孩。特别是上等茶,对时间要求极紧,芽头长出来,外面刚刚冒出一片嫩叶,芽与叶分离的短时间内就必须飞快地掐下来,否则会影响茶叶形态与营养。清明前后是采茶的关键期,否则嫩芽一天一天往外爆,不采易老。
第二步就是萎调。在竹篾筐中把茶叶薄薄一层摊开,叶上不能叠叶,在阴凉通风的房间放上8至10小时即可。,在抖、推、甩变换手势间,嫩绿的青叶在锅底发出轻微的
再把茶放入竹篾筐中一个芽一个芽次第摊开,至全部冷却后,分拣出不好的芽叶,再重放入锅中,开始“做型”。既要搓成卷曲型,又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揉烂,炒茶时手上经烫起水泡,那是家常便饭,而且经常炒茶的人,屁股上还会有两只“眼睛”,那是烘茶时做板凳板凳磨的!





初烘(毛火):熟锅出来的叶子摊放在烘笼上,约半小时,每烘笼摊放4-5锅叶量,即可上炕灶进行初烘,初烘温度(烘头中心处)70--90℃,时间20-25分钟,每隔5-8分钟翻动一次,烘至含水量15%左右,即下烘摊放。摊放时间不少于40分钟,以使叶内水含量重新分布,利于足干。
复烘(足火):采用文火慢烘,火温60℃左右,每烘笼叶量2.5公斤左右,时间30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使其含水量达6%,手捏茶叶成粉末,色翠香高,条形美观,白毫显露时立即下烘、最后,拣剔
野山茶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拣去粗老叶和黄片、茶梗及碎片,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早成后即可销售,也可包装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