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立交桥民工流浪安庆塔影杂谈 |
分类: 安庆塔影 |
在地图上,皖河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它没有黄河、淮河那样知名,也不及秋浦和那般秀美,他只是一条普通的季节性河流而已,可家乡的人,仍视它为当地最美的风景。它最宽处可达数公里,最窄处不过百米,于干枯季最深处也只有三四米;它从怀宁县石牌镇开始才被称为“河”,而自怀宁县江镇到安庆皖河口一带,已经不再是一条河了,变幻成了万顷碧波的石门湖。
这是一段描写安庆皖河文字,可就在这座桥下。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里,却上演着一幕幕为生计颠沛流离人群。。。
当你正在享受冬日暖阳,当你在酒店享受着美食,包厢里K着TV之时,你是否会为露宿与初冬皖河大桥之下食不果腹的流浪汉从内心发出一点点震颤?我以为我淡漠了,安然了,平静并快乐了,当我带着喜悦之情欣赏着夕阳的余晖,远眺暮归中悠闲的牛群,如此鲜明的反差,我以为自己冷血了,没心没肺了,可人性的本质还是暴露无疑。流浪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最低级而原始的生存方式,我不知道他们为何会选择它,是迫于无奈还是逃避现实,但我尊重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个体,这是他们想要的吗?我不敢妄加臆测。贫穷,疾病,死亡,并未夺走他们脸上的笑容,惨淡的生活似乎更能历练一个人的意志,教会你如何更加坚强面对。我有某种冲动,想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可他们需要你的怜悯和同情吗?一个人,剔除性别的差异,抛弃一切顾虑,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在我看来是种壮举,何等的勇气才能做到义无反顾,世俗的偏见,鄙视乃至唾弃,责任与义务的相煎,扪心自问,何人能做到?
因经常外拍,安庆这条皖河也就成了众多摄影者的去处。在又是的初衷冬的下午,再次来到皖河桥下的时候。这里又住下了一位以捡回收的栖息者,在于其交流中得知:姓刘,家住东至,1954年生。在交谈中,当我问及这里曾经居住的一位老者时。说是已经离开,具体情况不明。。。
什么样的过去?什么样的经历?让他选择这样的流 浪的生活?是有意远走他乡还是被逼逃离故里?
一座石桥,一堆杂物,一个栖息地。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如此四季轮回。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