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仔戏编剧狄珊

(2008-07-15 11:41:05)
标签:

编剧

分类: 戏曲编剧世界

狄珊,叶青歌仔戏首席编剧。当年叶青孤身一人独辟江山,已是资深编剧的狄珊小姐放弃了原来的阵地,跟随叶青另创基地,从一无所有到风骚独领,狄珊一路陪伴叶青,这份深情叶青至今铭刻在心,两人之间的感情如伯牙与子期。

 

通过叶青的精彩演绎,狄珊笔下一个个主题并非惊天动地的故事都有了灵魂,在众多作品中,我偏爱狄珊小姐编写的玉楼春,叶青塑造的李后主跟其他人的李后主不同,他并非怯懦无能,只可惜书生错投帝王家,终究负了祖宗先辈们托付。故事以爱情为主线,但这个戏里的后主不再是个喜新厌旧的花心君王,他对小周一见钟情,却错娶大周,他深爱小周,却并不辜负大周,正如歌词中所唱的:只爱女英,敬娥皇。抛开历史史实不谈,单从戏剧层面说,狄珊的匠心独运值得一赞,叶青的演技也是值得推崇,尤其是汴京三年,演技赞到极点。除了这出历史剧外,狄珊还编写了很多神仙、侠客剧,如皇甫少華與孟丽君、秋江煙雲、红尘客、蛇郎君等,每一部作品都很吸引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编织十分精彩,唱词也写得好。我很喜欢那出春江花月夜,此戏源于顺治与小宛的故事,又有所改编,剧中大片绿萼梅写意戏将气氛烘托得十分好,如王爷得知花如霜怀孕时那段唱词,借梅写事,用心巧又雅,王爷唱道:只顧賞綠梅呀不知雨霏霏,看你如此心陶醉,我自歎不是梅,你不怕風寒冷,也不怕小王醋意生,我卻怕你受風寒,病倒美嬋娟,趕緊回家換衣衫,爐火邊來取暖。花莫愁唱道:多謝關懷情呀莫愁並不冷,王爺切莫醋意生,妾愛梅已成性。王爷唱道:本是取笑言,你不必將它記心田  。花莫愁唱道:你看桔樹栽牆邊,望桔流口涎,王爺爲妾摘一枚,你快去莫遲延。--该表达的情、该表示的爱、该叙说的事、该表现的气氛、该展现的人物个性,件件不落,尽在其中。同样是平凡之中见其不平凡,这是一个出色编剧的高明之处。当然狄珊小姐的作品并非部部都精彩,其中一两部我就看不进去,原因也正是出在编剧身上,可能狄珊那阵疲劳过度,笔下人物不够立体,性格左右漂浮,没定性。总体说来,这位编剧是个能人,一辈子为歌仔戏、为叶青立下汗马功劳,是歌仔戏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


 

狄珊的戏都很感人、很平易近人,我想这是成功的关键。戏剧,还是要雅俗共赏的好。千万别把戏剧变成教条,千万别把舞台变成讲台,真要“上升”到高度,离令人作呕也就不远了。戏剧讲人生,人生琐事多,故事多,平凡多,感情多,一部出色的戏剧作品,如果没有精彩的故事,什么都是虚的,如果没有酣畅淋漓的唱词,再好的故事都白搭,所谓酣畅淋漓并非字眼儿附庸风雅,而是顺其自然,感情起承转合巧妙舒服,朴实真挚。比较暗恋桃花源与如影随形,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后者则多于斧匠之痕,戏剧的最美妙境界大约该是无为而为,雁过留声曾见影,除却编剧本身的才能外,还需要一点神奇的灵感,及展开灵感与延续灵感的本事。短促的创作未必不是好事,如郭敬明的幻城,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气呵成,潇洒独步。所谓积年累月的打造,未必就出好东西,根本原因就在于摆动于自然与刻意之间的滑轮,是否有足够的润滑度,而国内戏曲圈子里似乎特喜欢用创作年月长久来隐含赞美一个剧本,真的就好么?或仅仅就是一个宣传手段,也许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