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边走边看 |
初冬。暖阳。
吹面不寒的微风,越过石王寨、女儿寨次第铺开的秋意,浅浅地、不动声色地,拂去襟边的轻尘。
山列屏藩,聚紫气蕴洇千载,问不朽者谁,石王寨清嘉,女儿峰俊秀。
低吟出这些句子的时候,我已随作协采风的团队,来到胡敬冲了。
胡敬冲,这个因“冲”而命名的蕲春北部山区乡村,境内群山逶迤蜿蜒,将大片肥田沃畴、红砖人家环抱其中,形成两个狭长的山冲,千余年来生生不息,境内生民,晨起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不似桃源胜似桃源。
胡敬冲的山,是有灵性的。
它的山名,浸润了历史的痕迹,透着淡淡的纵深感和幽幽的古朴印记。石王寨、女儿寨、黄眉尖、祖师迹等,读之如触碰经年的古册,欲有翻阅芸编一睹真容的冲动。山山皆有故事,岭岭俱藏传说。石王父女俩为守护家园,拼命抗侵而先后捐躯幻化为屏障胡敬冲的石王寨、女儿寨;三角山慈应祖师驾祥云遴选风水宝地,看中胡敬冲这块人间福地,而在石王寨一块巨石上留下脚迹,人称“祖师迹”,等等这些饱含对故里的热爱之辞,很难说得清是真是假,但是,石王、女儿、祖师,哪一个不是恩泽梓里的神奇人物,哪一个不是乡亲们如数家珍的传说?
而真正走进其中,远远一望,便有洗眼涤尘之意境,藏龙卧虎之感慨。
虽是初冬,但是远山近陌,深秋的丰硕、饱满感,仍是触眼即见。几家农户正在太阳底下切晒“豆干”,她们不知是母女还是婆媳,个个面带惬意和微笑,显得那样的祥和与温暖;脚边刚刚收割过稻子的农田,一群群鸭子在田里嬉戏叫唤,白色的鸭羽,与稻田的浅水相融一体,闪着银色的亮光;黛绿色笔直挺立的,是新农村建设通道绿化先锋树湿地松,它们如列队的士兵,护佑着冲里一望无际的田畴和绕田而流的胡敬冲河。河水清澈如溪,油油的水草漂浮其间,让人顿生有“康河柔波”之感。远处的山峦,色泽明显的丰富多彩,从田缘边往山岭纵深推进,火红叶子的乌桕、绛红叶子的枫香,点缀在原生态林木中,让整个山峦色泽如蜡染般浑厚蕴涵。
陪同采风的村支书叶玉芳,这个只看一眼就会深深印在脑海里的女书记,站在冲里一条连接两边村庄的路中间,指点着她的身前身后,自豪地告诉我们,这一大片稻田,今年种的是优质稻,前几年一直种的是莲花,一般种了莲花几年需要更换种植稻谷,改良土壤,才能提高莲子产量。莲花盛开的时候,荷叶田田,莲花摇曳,走在这中间,清香满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最重要的是收采莲子也有可观的收入。
对着精明强干的女支书,我当然相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出现在胡敬冲,也更相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现在胡敬冲。因为胡敬冲的莲花,同狮子镇另外几个村的莲花一起组团,已在县内众多的自媒体上多次出镜,说它是粉红色的“网红”,一点都不过。
我们穿行在稻田之间的水泥路上,向一侧的低山爬去。有开着白色花儿的油茶树,零星地散落在农家路旁。我们是要去油茶基地吗,在“绿满蕲春”这个全县性的大工程里,全县山区乡镇都大面积种植油茶,茶油产量近几年一直在增长,胡敬冲也栽植了吗?
果不其然,叶书记一马当先,把我们带到了九组一个高高的山岭上,去冬新栽的油茶树苗儿,在新开辟的梯地里,已迫不急待地打出了粉白的朵儿,与周围茂密的林木交相融合。叶支书居高而立,指顾四方扬声说,这油茶基地,是我村四大产业基地之一,包括先前看到的莲子基地,还有左前方那边养牛基地,以及遍布全村的蕲艾基地,村里都争取了脱贫资金给予帮扶。
近几年来,村委会依山靠山,依田富田,想方设法谋取项目,村级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更加难能可得的是,这位曾当过二十四年民办教师的叶支书,在村级项目建设遇到瓶颈障碍的时候,她的满园桃李都纷纷给她以资金、人力等帮助,叶支书笑称,他们——我当年的学生们现在差不多个个都是好汉啦,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我的靠山呢。
返回的路上,我想起了乾隆期该村举人创办的中林书屋,到现在叶支书的桃李满园,都是胡敬冲这方灵山沃畴的无私蕴育。我想了以下这一句,与初入胡敬冲的所想所感联在一起,作为此次采风之悟。
山列屏藩,聚紫气蕴洇千载,问不朽者谁,石王寨清嘉,女儿峰俊秀;
人传今古,有中林教化一乡,至方兴之世,担当看红粉,经济绘蓝图。
(2021.11.16写于流眄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