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2019-11-30 20:03:46)
标签:

知青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大西北游(33

有人告诉我,游敦煌记住东西两条线也就相差无几了,这大概也算是敦煌游的“全攻略”吧。昨天我俩游了东线,今天开始游西线了。

东线主要景点是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都距敦煌市区较近,我俩自己来去,既方便又自由。西线可不行,景点多、路途远,又没有公交。我俩向店主打听,说是有两种,一是散客拼团游,一是每天一班的豪华旅游专线大巴车游。我俩让店主帮助报了个大巴车游,正宗一些。每人120元,不包门票、电瓶车费和用餐。西线长约300公里,往返约7-8小时,回来晚,我俩让店主给我们留个晚饭。

西线旅游主要景点包括: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河仓城、玉门关、汉长城遗址、雅丹魔鬼城、阳关。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第一个景点是敦煌古城。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区西南侧,距离市区车程约16公里,是游客游玩敦煌西线上的一处重要景点。

来到跟前一看,虽叫古城,但完全是一座人造的城堡。虽然,我对于虚设的人工景点不感兴趣,感觉这里没有什么“营养”。但它却曾经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除《敦煌》片外,先后在这里拍摄过《封神演义》、《怒剑啸狂沙》、《新龙门客栈》、《敦煌夜谈》、《沙州王子》、《海市蜃楼》等二十多部中外影视剧目。就凭这些“光环”, 还是使我驻足浏览。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我们所见到的敦煌古城,并不是曾经的古建筑。而是在1987年的时候,为了拍摄中日合作的历史大片“敦煌”,而根据宋朝遗留下来的画作为蓝本设计并建造的,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在影视拍摄完毕后,日本曾想要烧毁这座建筑,但是为了保护这处的生态环境,中方提出了三个条件:1.不得破坏这里的自然环境;2.必须将所有垃圾带回清理干净;3.要把这处恢复成原本的样貌;日本人做不到,这才作罢,最后弃城离开。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敦煌古城融千年西域民俗于一体,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来到高大的城门前,苍茫无边的黄色大地上,敦煌古城那灰黄的城墙和古老的城楼却与环境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带着一种陈旧的历史气息。应当说这座在戈壁大漠中的仿古城池建得极有气势,城楼高耸,古意盎然。

我俩尽情在这些仿制品中周游一番,用心感受便好。“襟带西域”的匾额挂在高高的城墙上,这座处在戈壁大漠中的古城池颇具威严气势。城门下配有大炮以及刺刀。远远看去,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古城内主要由北宋时期的城内的街道仿,北宋时期的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境内)、沙洲(甘肃敦煌)、甘州(甘肃张掖)、兴庆(宁夏银川)和汴梁(河南开封)五条街道组成。每条街道的建筑风格都代表一个地区,走在其中便可寻找地域穿梭的神奇感觉。体会几条街道不同风情的同时,也要留心观察一下几处特别的建筑,这些建筑是古城里的亮点,也是很多影视作品中都会出境的场地。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和街道,货栈酒肆住宅粗犷豪放。作为拍摄用道具,互为背景,相辅相成。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最绝妙的是几乎每个铺面都挂着一副很有特色的对联譬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驼铃数声梦千年。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走进一家酒店,桌椅板凳一应俱全,房梁上垂挂着的各式各样的吉祥吊牌,柜台里外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缸、酒坛,一身古装打扮的店主站在柜台里,棒出一个封口的酒坛来请大家品尝。酒铺前挂的对联特别耐人寻味:

“酒如泉涌满街流牧童如醉倒向谁去问路?

  太白遗风传千古只见人倒地不见诗出来”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接着是集市、衙门、牌楼……每一处场景都如同实景,也都似曾熟悉。仿佛我已身处一个另外的朝代。它却别于江南小镇的灵秀温婉,这里的建筑线条都带着一种粗粝,西出阳关无故人,古城有着关内最后的兴盛与繁华。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古城真实反映了古代敦煌繁荣景象,除布景城外,还备有多类服装道具可向中外电影厂家及电视台提供拍摄方便。

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无尽的灰黄戈壁和同样颜色的荒山,近处环城的郁郁葱葱的绿洲,以及城头飘扬的面面旌旗。却找不到当年“古城晚眺”的意境。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古城建筑落了满满的灰,也有了一种人去楼空的错觉。里面的仿古建筑没有了昔日的光泽,已经略显沧桑。不过这种沧桑感,才更能符合西北大漠的苍凉和粗旷,一砖一瓦,一店一肆,都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同时此地又有着天然的边塞风貌、自然气候、历史的积淀,因此频受中外大戏青睐,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古城自上世纪80年代运营至今,已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平均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第二个景点是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因位于莫高窟以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32公里,景区里一侧是沙山一侧是旱柳,彼此守望着。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倘若游览了莫高窟你觉得震撼的话,那西千佛洞就更值得一来。因为盛唐以前,这里的佛洞远比莫高窟的多,只是由于地质灾害等问题,最后剩下的只有16窟了,而西线游客少,这里的风光你就可以尽情欣赏。里边壁画的色彩明显要比敦煌的更加鲜艳,这可能得益于来西千佛洞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原因。西千佛洞是敦煌佛教艺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一至三窟为唐代窟,四至八窟为魏代窟,十六窟为晚唐窟,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他洞窟因风化模糊,时代难以辨认。其洞窟形制及壁画艺术风格与莫高窟同时作品相同,创建年代至少与莫高窟为同一时期。 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盘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西千佛洞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党水北流”是著名的敦煌八景之一,我俩当然忘不了这难得的美景。党河发源于祁连山,是敦煌的母亲河。党河是蒙古语“党金果勒河”译名的简称,“党金果勒”的意思是肥沃的草原。不过这个季节看党河,还真是体会不到草原的肥沃,苍茫壮观的感觉还是有的。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党河是敦煌的母亲河,可以说没有党河就没有敦煌。党河位于我国河西走廊西端,发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自然保护区,流经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敦煌两县市,是疏勒河的一级支流,全长390千米,年平均径流量为298亿立方米。党河,自古以来就是敦煌的母亲河,是戈壁绿洲的生命之源。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从前,党河叫作玉女河,据说是玉女仙子劈开的山峡,就是现在的党河口。水到此地,拐了个急弯,自南向北流去。这一带的风光特别好,是中国唯一一条由南向北流向的地渗河流。因此“党水北流”被称为敦煌八景之一。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敦煌西线游(1)

党水北流,自古以来就是敦煌的一大景观。到了清代,河两岸绿柳成荫,芳草茵茵。宽阔的河水清波浩浩,舒缓流淌。两座木构大桥像彩虹一样架在党河上,人们常结伴游玩,驻足党河桥上,手扶桥栏,放眼蜿蜒的河流,欣赏“党水北流”的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