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独唱团鸡蛋高墙意见领袖韩寒杂谈 |
分类: 关注教育 |
文/阿毒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前日《独唱团》已上市,我买了一本,很轻松地买了一本。我并未看见报纸上、网上所说的“销售火爆”或是“部分书店有售,不好买。”好了,我不是来给《独唱团》唱反调的,相反,我是站在《独唱团》一边的。和很多人一样,我对这本杂志很期待,并第一时间买了一本。是的,这本杂志卖得很不错,如果说这算得上是文化的事,那这就是一次文化盛事。在买杂志的时候我故意端详半天,生怕买了假书。我故意问店主,这杂志卖得不好吧?店主瞪着我,卖得不好?!小半天卖了八本。明天再进点货。显然,韩寒的这本杂志给了很多人期待。
为什么《独唱团》会有如此威力?是因为韩寒的名气?因为该杂志稿费高?还是因为大众一时间都爱好起了文学?显然不是后者,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国之大幸。是的,买《独唱团》的朋友并不都是文学爱好者,就像一位教授说,我卖《独唱团》,并不一定会看,是从经济上支持韩寒。缘何会这样?我想可以从韩寒身上的几个特点能找到答案:叛逆少年、对抗教育、批判丑陋、意见领袖等等。甚至有人说他再写几年就是鲁迅。总之,他说了大众想说却不敢说,或者说是没有平台的无奈。买《独唱团》或多或少带着一种期望,期望《独唱团》能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
本来,对《独唱团》如此火我不太明白,但看了该杂志上林少华的文章《为了破碎的鸡蛋》,村上说:“体制应该是保护我们的,而他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率地,而且系统性地。”“总之,一句话,高强仍然存在。”是的,高墙不倒,就会有蚁族,就会有真实版阿凡达……高墙不倒,就会有一些人想说说心里话,但这个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话的。就像韩寒说“话多必死,死后鞭尸。”所以,我更愿意将《独唱团》的火看成是一次“鸡蛋”们的精神聚会。为什么说是精神聚会?因为这本杂志归根到底是一本文艺期刊,就像韩寒说你不能用看战争片的心态去看它(韩寒是聪明的)。显然,《独唱团》给不了大众所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