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劝高考生弃文从商
(2010-06-29 15:08:19)
标签:
高考毕业大学毕业生80后杂谈 |
分类: 关注教育 |
老常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
老常摔下来的事情一下就传遍了整个活动现场,但没有引起太大的骚乱——脚手架只有三米高。老板简单的询问了下伤情便叫了摩的送他去县医院。
老常怎么摔的?并不蹊跷。中午老常正在脚手架上给某楼盘开盘活动准备拱门。拱门是真花拱门,特别费神。光是插个藤条、扎个花也得几个小时。说起来老常还是个花艺师,这么多年来和老婆一起开个花店,卖卖花花草草。逢什么开业啦、庆典啦、开盘啦也做些现场布置的活。这两年,楼盘开盘的活动特别多,老常呢,一边骂房地产商狗日的,一边又屁颠屁颠地接活。用他的话来说,有钱谁不赚?!剌你妈的,今天这脚手架并不高啊,怎么就摔下来了呢?这也怪不得别人,怪他自己做活时心不在焉。老常的儿子成绩好,这不是他自个说了算,要大家都说了算。不错,老常儿子的同学、老师以及邻里都说他成绩好。这孩子哪回不是前一二三名?响铛铛的。所以,今年高考大家都以为他儿子能上个清华北大的。就连老常夫妇都这么觉着(这不是不谦虚,是自信)。可就真应了那句老话,高度自信就会深度失望——老常儿子只考了四百多分,只够三本线。
成绩一出来,老常夫妇脸就阴了,硬是吓退了几个买花姑娘。他儿子呢,比老两口还伤心。他自个都没料到考成这样,躲在家里几天不出门,怕村邻里笑话。他妈也说了,咱镇上有三个能考六百多分的娃娃,他儿子算一个。如今,另外两个考到了预期的分数,就他儿子差得老远。
高考了,有人笑了,有人哭了,也有人举着三百多分叫嚣着要上北大清华的——那是我无所谓…….
妇道人家总是心肠软,怕儿子难受,有什么话都肚子里咽。可老常不同,老常是扎扎实实的气了好几天。怎么着?我勤扒苦做,一辈子赚两钱就供俩儿子读书了。大儿子不听话,不读了,学了裁缝,又学汽车修理,最后学开车——担心的活儿。如今小儿子考成这样,我老常家就没有出头之日啦?不甘呐!老常这样想的时候脸上就起了更多的褶子、眉头上有一个赵字体的“川”字。老常的郁闷也是在理的,毕竟他培养儿子付出了不少心血。更重要的是,考试前就有许多亲戚、邻里都说了要喝他儿子的状元酒的。这下可好!猫尿都没得喝!
这一阵老常家是动静结合——动呢,摔桌子磕碗,不顺气呀;静呢,死寂死寂的。乱了。这跟着乱的还有亲戚朋友。大姨四姑三伯的,不是叹气就是建议。老常媳妇呢,也是四处找人建议怎么填志愿。亲戚中上过大学的都找了,有的说复读一年吧,有的说先上三本,再考研究所也未尝不可。
确切的说,老常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是因为一个电话。那天正值烈日当头,老常正在专心地做拱门。然后就接到一个电话。是老常儿子的表哥打的。又来建议了。他没有说复读,也没有说考研究生的事情,而是慢慢地说起了自己的经历。赵小宝,男,27岁。05年大学毕业,旷过课,挂过科,谈过恋爱,也谈过理想。你看我,好赖是完整的大学了。毕业之前一直对社会上,学长们说的工作难找之事惴惴不安,出了校门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工作好找,只是好工作难找。投过简历,大部分都给大海做贡献了;有过工作,大部分都是自己炒老板——老板才不舍不得廉价工人走呢!交过朋友,大部分吃吃喝喝就忘了。曾几何时高中语 文老师讲过精彩的古文,楚霸王项羽落得四面楚歌,羞愤自刎,我们混得差就自刎在家乡的小河边。暮然回首当年的受教,我没有勇气自杀,但我对于家乡的感情就是相见不如怀恋。你看我这低工资(3000),房租、水电、交通、通讯、吃饭……我的生活中只能适当聚餐,适当买东西,适当交女朋友(不能找太漂亮的)。再回首,我到了该立不能立的年纪。结婚吧,别说车了,房子呢?再看看我小学同学,人家修电视机的。在大上海,都开小车了。剌你妈,我只想说,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最后,赵小宝总结的说,您看看,我就是中国大学生的缩影。您可以骂我,可是我要说,一三本学校,读出来有什么用?还研究生呢,咱小家小户的,耗不起!我的意思是让表弟……
赵小宝的话还没说完,老常厉声打断了,当时他手上拿朵花,鲜红鲜红的,像那烈日一般。老常对着花,就像对这找小宝说话:“宝啊,上大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老常说完那句话就摔了下去,像是有人推了他一把。
其实老常特想问一个问题:“这真的是一个上学无用的年代么?
声明:本故事纯属真实,如有雷同不是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