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毒
关于80后,90后,我一直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没有去多想。直到有一天我给E格说剧本,提到《爱的代价》这首歌,E格竟说我去网上查查,于是我便感觉到了代沟,一时语塞,脑中一片茫然。
读小学的时候,曾一度不解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为何总是时不时地吼那么几嗓子: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驱壳/迎接光辉岁月。后来才知道那是家驹的《光辉岁月》。不知道是我对音乐不甚了解,还是我是80后末的一批人,对于家驹的印象比较模糊,也不能体味比我大的80后的情感。
或许那时候我们的爱好仅仅停留在《变形金刚》、《舒克与贝塔》、停留在操场上“斗鸡”,还有“拍画片”,而课堂上读书绝对是次要的。我们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折一根麦秆当哨子,会在路上挖陷进看人中计而哈哈大笑,还会教唆同学去骂年轻的女老师。我们也钟情于五毛钱一袋的方便面,就是那颜色深红的作料也要几个人分着吃。有一次,东槐早上叫我一起上学。我还没准备好,他便在我家等我。等我收拾好后,去拿桌上的五毛钱但钱不翼而飞。于是我们都怀疑是东槐偷了,可不管怎么问他不承认。那段时间我一度怀疑东槐的人品,他是一个成绩顶好的学生,怎么会偷钱?直到有一次,他捡起地上的半截甘蔗往嘴里送,我理解了他的卑微。东槐是个没娘的孩子。那天我正和东槐走在放学的路上,后面就忽然的来了一群人和一辆板车。板车上躺着东槐娘,身上满是污泥,口里吐着白沫。见此情景,我便接过东槐的书包让他随众人一起去县医院。很不幸,半路上他娘就不行了。很遗憾,农村没有救护车。
从那以后,东槐有了女生的性格,喜欢哭。从那以后,东槐骑着只有支架和轮子的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家里。后来他父亲续娶,甜蜜的生了一个女儿后就出去打工。不多久,村人疯传他父亲在外面又有了一个“老婆”。东槐说,他恨他父亲,对于后母也有着自然的反感。东槐是个能上大学的孩子,可他的求学路止于初二。我记得,他出去打工时我送了他钢笔和信纸,可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他的信,至于他身在何处,他家人也不知道。他也回过几次家,我问及他的工资和婚事,他不愿多谈。他说他不想成家。直到我上大学,到毕业,我和东槐再也没联系过。
80后的路,会在不经意间改变。
应该说,80后在没上大学之前对于面前路考虑不多。辍学的人自是随了安稳工作、娶妻生子的路。读大学的人似有着较好的前程,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上大学仍是个光荣的事。天真的我们以为上了大学就有了保障,直到我们趟了大学的水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直到网民们开始“呼吁”不要上大学时我们开始苦笑,还要面对爷爷辈毕业后如何分配的高深问题。我们茫然,但我们仍会躲在象牙塔里“悠然自得”。
一个人不会对众人说自己寂寞,怕被人嘲笑;一个人会对异性说寂寞,那是有企图。直到贾君鹏的到来,他让我们不再羞涩,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任何事物都成了寂寞。呵呵,全民寂寞的时代。昨天晚上与糖果卖小秀在网上贫了几个小时。与糖果完全是陌生人,我说这个寂寞的年代,晚上不流行码字了,改聊天了。我们在那混扯大学的逃课、大学的蹩脚爱情。我说我们怎么这么贫?或许因为我们都是80后。我说我怀念大学,我说我讨厌大学。她觉得矛盾。我说我讨厌的是教育的体制,怀念的是人和事。
说怀念,其实很多事情都模糊了。像那昆曲里所唱粉墨是梦。曾和剧社一帮人为一台戏或感动或矛盾。也曾和好友拿了摄像机拍自己想要片子,为的是给大学,给人生的理想留个念想。说着20年后我们再一起办剧团,20年后我们真的拍电影。可如今我们都消散了,美其名曰曲线救国。而那些曾付出了真情实感的剧照和碟片也没有拿出来感慨一番。
80后,也是忙碌的一代,忙的定义也就太多了。
在90后忙着去嗨的时候,我们80后开始对理想和朋友有了新的看法。到我临毕业时有初中同学找我借钱,而那同学已经在外工作了近6年。他这6年在干什么,我不得而知,我们的情谊仅限于曾在一起的美好。直到他现在电话无效,QQ上说不是本人时我不免苦笑一声。也曾听说他在外面做生意,但终究是还在摸索。
前些时候初中同学西明当爸爸了,叫我回去喝酒。我没有回,工作忙走不开。这之前我对他说定一个周末的日子,可他家人请了先生算好日子在周三,父命难违。虽说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可谁又能抵得住父母以死相逼?西明就是在父母逼迫下结婚的,结婚那天还闹了情绪。在父辈里,子女成了家就安逸了。可在80后眼里自己目前什么都没有,过早结婚是负担。于是,结婚在80后看来是个复杂的问题,甚至是可怕的。更有读书的人感叹,人家学手艺的同龄人工资比我们高,孩子都抱了,而我们还在探索人世间的“真理”。前天妹妹告诉我瑶的儿子出世了。我便笑,总在听你说瑶的事情,可她未必还记得我们。妹妹说记得。十几年间,我们都散了。我总在想别人是否还记得我。也许这就是相见不如怀念。瑶是我们初中时几个男生爱慕的对象,是拨开心弦的第一人。或许那不叫爱,仅仅只是一种感觉。
写到此,忽然觉得有些80后是晚婚晚育的一代。呵呵,正应了政策。
记得某年的夏天,我和容在家乡压马路的时候,过来一个骑摩托车的,问我们坐车不。一看,竟然是熟人,互相打招呼,各自走开了。我知道,他眼里有话,哦,我这个年纪的男孩开始谈恋爱了。而他,早已结婚生子,为生活而奔波,苦于无一技之长,便跑起了摩的。他就是那个曾时不时唱光辉岁月的哥哥。
很多事情都模糊了。想来,我也曾每月买一本萌芽,捧在手里认真的品读;也曾一个人在房子里抽烟;也曾为了感情去买醉。直到有一个女孩告诉我社会是个大染缸,我才丢弃了那些所谓的感伤。我也曾批判过非主流,批判过90后,也对90后说萌芽已经不是我这个年龄层的人看的书了,让90后大为不解。但,再怎么评头论足,这些都与我无关。时间的推衍,社会的进步,年轻人总是要成长起来的。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好,说90后寂寞泛滥也好。这都不过是“过来人”的一种忧虑和不愿让出主导地位的无奈之情。
纷繁的世界,多么美好。80后的一代,大家忙理想,或忙着寂寞。总之,永远在找寻。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抒情了。一如我今天用浮躁的心情写了这蹩脚的文字。
连接阅读
有的人在鲁迅面前是胆小鬼
母亲的千层底
爱情在支教中支离破碎
诗歌:旅行
诗歌:纸飞机
诗歌:海上孤独(朗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