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坦然面对是的中国人美国人中传 |
分类: 家教 |
——孩子磕着怎么办?
今天上午到西门小菜店买菜,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跌倒了,奶奶赶紧抱起孩子,说:“都怪我,没有看好你。”卖菜老板说:“都怪我家的垃圾桶碰着了你。”孩子则哇哇大哭,我在旁边笑说:“你们都争着承担责任,不给孩子点责任感吗?”奶奶说:“是怪我吗,是我没有带好宝宝。”我笑了笑,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是的,孩子磕着,奶奶有责任,也许老板家垃圾桶放的不是地方,或者是不符合安全标准。其实孩子就是碰一下,嘴稍微有一点破皮,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慌,孩子本不打算哭,这一搞,就哭了起来,孩子原本的思维就给打乱了,他会从心理上产生“都是你们不好,害的我摔倒,于是更加努力的哭。”。
试问这一跤不是白摔了吗,孩子还能获得什么生活经验?一味的追究责任又有何意义?并且,难道孩子自身没有一点责任吗?当然,孩子小,可是,我的目的并不是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是想让孩子有个自身认识,以便获得生活经验。因人毕竟是在摔打中成长的。
其实,这也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潜移默化的将一种信息传递给孩子。
这还是一种观念,观念的不同将决定孩子今后的人生路怎么走;还影响孩子的幸福感,是否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孩子学走路时,难免跌跌撞撞,美国人看到孩子摔倒,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想想怎么摔倒的?”孩子没有哭,自己站了起来,比较小的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摔倒的原因,但会思维,自己会想“我为什么会摔倒呢?”而大点的孩子则会叙述摔倒的原因,并且说出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时妈妈说:“孩子你真棒!”并给孩子一个拥抱,用肢体语言给孩子最大的奖赏,使孩子获得幸福感,并从中得到鼓励,也坚定了孩子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遇事沉着的理念。
中国人看到孩子摔倒,则大喊大叫,上去抱起孩子,脚跺着地说:“都是地不好,看你还摔我宝宝不。”孩子没哭也被搞的撒娇大哭。并且每次摔倒都哭着等爸妈(或爷爷奶奶等)去抱。这是一种态度,无形中传递给孩子一种生活态度。一是摔倒自己完全没责任,当然也就不需要反醒什么,即使是自己的责任也推诿给他人;二是反正有人抱起来,无需自己爬起来,产生依靠心里,并趁机撒泼。大家想一想,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两种心理是多么可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注意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能理性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不得不承认,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忽似了早期教育。
大家想一想,自己属于哪一类,自己的言行能给孩子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