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错过“0至3岁”教育的最佳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是社会的进步。
可是,怎么进行教育,什么时间开始实施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讲是模糊的,于是,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期,使以后的教育很被动。
教育应该从0岁开时,0至3岁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刚出生的婴儿像一张白纸,让父母在上面描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可这画的第一笔非常重要,如果父母不重视这阶段的教育,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那将被孩子所左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家长意识到必需更改时,那么,将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对于家长来说,很累,对于孩子来说也不容易。
抓好0至3岁的教育非常重要,能使家长少走很多弯路。可是,目前还有很多爸爸妈妈没有足够重视。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谈教育是对牛弹琴,甚至有的家长把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当作玩物,教孩子一些家长认为好玩但不符合教育规则的事。比如有的爸爸妈妈教孩子打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教孩子说一些脏话,因孩子小,听着孩子稚嫩的脏话,他们认为好玩。
可等孩子渐渐长大时,再让孩子更改养成的习惯,就感觉到很难。当然了,不是不能更改,但更需要爱心和耐心,并且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有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家长事事依着孩子,有求必应,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造成孩子和其他孩子沟通困难,无法和其他孩子成为朋友,无法融入社会。还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暴躁,甚至打骂父母。
所以说早期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特别是0至3教育更为重要。因0至3岁是孩子良好性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这阶段的教育抓好了,就为以后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长就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少走弯路。
那么,怎么抓好这时期的教育呢?
习惯成自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内在素质提高,是早期教育的重点,也是我们常说的情商开发。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结构,性格形成从0岁开始,请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0至3岁性格形成的时期。特别是这个阶段的初期,非常非常的重要。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刚出生的孩子,稚嫩可爱,使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爸爸妈妈非常兴奋,对孩子的照顾细到微处,父母孩子都沉浸在幸福当中。我祝福你们!然而,在向你们祝福的同时,我提醒年轻的父母们,要注意哦!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不然的话会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形成不良的性格。以后想改,要费一番周折。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父母要照顾好孩子,比如及时喂奶、喂水,尿布湿了及时更换,观察孩子有没有其他不舒服,注意冷暖等。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孩子一哭就抱(别看孩子小,同样会“察言观色”,当然了这是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样能避免孩子向父母提出无理要求,也增大了孩子肺的呼吸量,哭一会累了,就自然不哭了,经过几次以后,孩子发现自己的“法宝”失灵了,就自然的乖了。
当然,平时要和孩子多说话,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道理,和孩子一块看色彩鲜艳的画书,多让孩子接触外界,尽可能的在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知识,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注意: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别让孩子左右自己!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卫生习惯,思维习惯等,将使孩子受益终生。要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并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比如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做损坏他人的事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三、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心是正直人所具有的品德,有爱心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人间温暖,有爱心的社会让我们感觉很温馨。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首先,父母要做个有爱心的人,尊老爱幼,同情弱者。比如:有老人在家时,父母应尊敬老人,吃东西时,先给老人再给孩子,并且给孩子说,要让爷爷奶奶先吃,然后再自己吃,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
在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父母主动为老弱病残者让座,这行动的本身就是无言地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关心、体贴他人。在街上如果遇到乞丐,家长应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告诉孩子说,你看他多可怜啊,我们应该给予帮助。这样,就逐渐地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有爱心的人,都能处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你和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就会感到很幸福。
四、培养孩子爱思维的习惯
孩子的思维非常活跃,敢想敢干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比如:孩子听到钟表滴答的响声,感觉很好奇,可能要拆开钟表,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希望家长不要发火,不要因为孩子损坏了东西,训斥孩子,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加以引导。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久了,孩子就会养成爱思维的良好习惯,说不定还会培养出一个小“爱因斯坦”或者小“牛顿”。
五、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是指对挫折的承受力,遇到挫折时能摆脱困境,避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有心理问题,比如忧郁、郁闷、无自信心等,有的孩子甚至自杀。纠其原因,是抗挫能力差。人生充满坎坷,没有哪个父母能设计孩子幸福一生,即使你很有钱,地位很高,也不能设计孩子幸福一生,幸福的路要靠孩子自己走。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成功,有的孩子一事无成?成功者并非是天才,而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近万次,面对失败,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而我们的孩子在挫折面前,能面对几次失败?
抗挫能力要从小培养,比如孩子走路摔倒了,家长不要去扶,而应该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人生路上,孩子可能遇到很多坎坷,可能要摔很多次跤,有的时候家长有能力扶,有的时候,家长无能为力。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继续向前走,只有不怕摔跤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六、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对具有良好心态的人而言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会一挫而不振。实际生活当中,成功是成功之母多见,很多孩子由于第一次成功,而增强了自信,而自信心能给孩子力量,能使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产生的效率高,获得成功率也高。
如果孩子在挫折面前能保持一颗乐观进取之心,那么孩子的心态是健康的,孩子将会幸福一生。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法制观念等,都要从小着手。
如果孩子好的思想、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孩子是不是更聪明?0至3岁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最佳时期,希望家长们莫错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