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氏典故辞典第五0卷关雎

(2008-09-15 13:39:14)
标签:

杂谈

    

 

                                     关    

 

【简介】关雎,本属《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诗篇名。这首诗所写的的内容,古今多认为是咏写后妃之德,乐得淑女以配君子。此君子指君主,也就是相当于后来的帝王,是针对当时周王室的君王及王宫后妃而言的,见原《诗经·〈关雎·序〉》及毛传。传云:“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閒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但从诗的意境分析,此说未免有些牵合。今人高亨《诗经今注》注此诗云:“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所说极是。总而言之,这首诗是歌颂男女爱情的,再加上旧说此诗乃“咏后妃之德”,因此古人常用此诗中的意思来比喻合乎礼法的婚姻,以祝贺人的婚姻美满。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如民间举行婚礼,男女在正堂行交拜礼时,喊礼者高诵此诗及《桃夭》(亦为《诗经》中篇名,见“桃夭”卷)诗,就是这个意思。

【出典】《诗经·关雎》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②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④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淑女,钟鼓乐之”。⑤

注:①关关:鸟类雌雄相和的叫声。毛传:“关关,和声也”。雎鸠:音ju,一种水鸟名,即鱼鹰,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为贞鸟。《淮南子·泰族篇》:“《关雎》兴于鸟,而君子美之,谓其雌雄不能乖居也”。不乖居,即不乱居。《后汉书·明帝纪》唐·李贤注:“《韩诗章句》:‘雎鸠贞洁慎匹’。”慎匹,即指不乱配偶。《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自然变化论》:“雎鸠不再匹。”不再匹,即不和第二个鸟相配偶。又张超《诮青衣赋》:“感彼关雎,性不双侣”。又:闻一多《诗经通议·关雎》下释云:“鸠之为鸟,性至谨悫,尤笃于伉俪之情,说者谓其一或死,其一亦即尤思不食憔悴而死”。洲:水中沙滩。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品德善良。好:美好。逑:配偶。好逑:犹言佳偶。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逑,本应作‘仇’。”仇,古与“逑”同音,因通用。②参差:第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水草名,可食。荇:音xing。流:择取。《尔雅·释诂》:“流,择也”。寤寐:醒着睡着。寤:醒。寐:睡。③思服:思念。悠:忧思的样子。辗转反侧:指翻来覆去睡不着。反:同“翻”。翻,指转身。④琴瑟:两种乐器名,此指弹着琴瑟使她高兴。⑤芼:音mao,拔也。林正光《诗经通释》:“《尔雅·释言》‘芼,搴也’。”

〖释义〗①《关雎》诗用“雎鸠鸟”起兴,以“雎鸠”这一贞鸟来比喻配偶相得及其圣洁的爱情。后诗文中常见的“关雎”这一用典即本此而来,所言即指《关雎》这一诗篇,诗文中引用借指贤淑的后妃及其美好的德行,也用来借指美好的夫妇和淑女,也用来借指正统的诗歌,但诗文中引用,又引作“关睢”;以“关雎愿”借指美好的配偶之愿望;以“关雎韵”比喻夫妇关系和睦,可敬相爱;以“关雎训”、“关雎之化”、“南国之化”这些用典借指合乎礼法的婚姻及教训。

【关雎】《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晋·成公绥《中宫》诗:“关雎思贤妃,此言安可忘”。宋·汪氏《寄良人》诗:“明年伫德泥金报,闲把关雎独自吟”。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着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曾把毛诗来讲论,那关雎为首正人伦”。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八回:“岂独佳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雎”。明·洪梗《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关雎风化今重见,特为殷勤著简编”。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九回:“久闻老先生令爱贤淑,有关雎之美,故托晚生敬执斧柯,欲求老生曲成朱陈之好”。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率尔操觚,扬扬得意,此关雎所以不作,此郑声所以盈天下也”。清·李渔《风筝误》第二八出:“把关雎笑咏,贤侄与令岳呵,才名相称”。

【关睢】睢,当为“雎”字形近致误。吉林人民出版式1996年5月第1版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杂咏八首〉诗六》:“关睢后之淑女,棫朴王之明”。又《永安县太君蒋金黄色墓志铭》:“诗始《关睢》,士能其家,内外无违”。《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醋胡芦〉第七回》:“乐为琴瑟,诗之《关睢》。”2003年第1 版团结出版社许啸天《唐宫情史》第二回:“不是桃夭与合欢,野鸳强认作关睢”。

【关雎愿】清·邱心如《笔生花》第五回:“言取笑,意思筹,忽想到,堂侄关雎愿未酬”。

【关雎韵】清·夷荻散人《玉娇梨》第四回:“夫妇不少关雎韵,朋友应多伐木音”。

【关雎训】唐·吴克《永奉公主挽歌二首》诗一:“关雎方作训,鸣凤自相逑”。

【关雎之化】唐·元稹《去杭州》诗:“关雎之化皎不昏,君今远聘奉明祀”。唐·张说《祈国公碑》:“内被螽斯之德,外偃关雎之化”。

【关雎雅化】《中国古代禁书·〈好逑传〉第十三回》:“大公子因见按院也处他他不得,故情急了,只得晚生传达此情,要老爷求此淑女,以彰关雎雅化”。

【南国之化】《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新增才子九云记〉第二二回》:“元帅当膺禁脔之贵,曾闻贵主关雎,大有南国之化”。康按:《关雎》系《诗经·周南》中诗篇目名。周南,当时在周公姬旦的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缘于《关雎》诗的影响,加之当时的礼制多出于周公之手,故《关雎》之化径言“南国之化”。

〖释义〗②雎鸠鸟重伉俪之情而不乱居,故诗中首句直接用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鸟来比喻人的坚贞圣洁的爱情。后诗文中遂据此径引“雎鸠”等用典来比喻人的坚贞的爱侣及夫妇恩爱的情义,又雎鸠鸟一称“王雎”,由于诗文中以“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起兴,故诗文中引用又引作“关关睢鸠”、“河中匹鸟”、“河洲鸟”、“关关河鸟”、“关关匹鸟”;以“河鸟关关”、“鸟关关”、“双鸠关关”、“关关”这些用典来比喻人之联姻或婚配,也用来比喻夫妇关系和好、生活和谐美满,也用来借指鸟的相互和鸣之声;以“雎逑”这一用典比喻人的婚姻之配偶相得;以“诗诵关关”、“鸠集河洲”、“诗咏鸟鸣”、“ 咏河洲”、“河洲咏”、“赋关雎”这些用典借指人成婚之喜;以“河洲”为男子寄情之所的代称,即情人所在地之泛称。

【雎鸠】明·何景明《明月篇诗·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鸠,六义首乎风”。明·汪廷讷《种玉记·尚主》:“偕同伉俪,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鸠”。明·李素甫《闹元宵》第十六折:“(旦):你将往事重提起,(合):愿效雎鸠咏百年”。清·叶稚稚斐《琥珀匙》第一四出:“男儿切好逑,念佛奴桃女,久唱雎鸠”。

【睢鸠】《中国古代禁书·〈定情人〉第八回》:“谁料不成施毒意,巧将鸦鸟作睢鸠”。

【王雎】《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宋·朱熹注“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鷖,今江淮间有之”。

【关关睢鸠】睢,当为“雎”字之讹。梁羽生《江湖三女侠》第六回:“说起来嘛,他这样的年纪也怪不得,关关睢鸠,君子好逐,他这首词是怀念意中人之词,发乎情,止乎礼,也不能说是坏心事”(见1999年9月广东旅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第1版)。又,逐,当为“逑”字之误。

【河中匹鸟】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天上蜍欣独占,河中匹鸟恨难招,何时琴瑟调”。

【关关匹鸟】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引起》:“关关世鸟下河洲,文后当年应好逑”。

【关关河鸟】唐·张说《离地曲》诗:“关关河鸟声相思,衔鼓喧喧日将夕”。

【河洲鸟】唐·刘希夷《送友人之新丰》诗:“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中国古代禁书·〈好逑传〉第十回》:“世间多少河洲鸟,不是鸳鸯不并头”。

【关关鸟】明·许自昌《水浒记》第十八出:“便匪石心难转,听关关鸟儿也相唤”。

【鸟关关】唐·白居易《酬元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见赠》诗:“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清·陈维崧《鹧鸪天·咏宋子京赐内人》词:“莺呖呖,鸟关关,粉娥笑语绣帷间”。

【关关】南朝·宋·鲍照《代悲哉行》诗:“翩翩翔禽罗,关关鸟鸣列”。明·刘东野人《隋炀帝艳史》第五回:“不是夭桃与舍欢,野鸳强认作关关”。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道情》:“只听流水潺潺,鸟语关关”。【雎鸠关关】清·夷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雄狐绥绥,雎鸠关关”。

【双鸠关关】晋·陆机《乐府燕饮歌行一首》诗:“双鸠关关宿河湄,忧来感物啼不晞”。

【河鸟关关】南朝·梁·刘孝绰《遥见舟中主人投一物众姬争之有客请余为咏》诗:“河流既涣涣,河鸟忽关关”。

【诗诵关关】《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钟情丽集》:“从此玄霜捣尽,如今诗保有诵关关”。又“好将诗句诵关关,青鸟何方再探看”。

【诗咏关关】《中国古代禁书·〈国色天香·钟情丽集(下)〉》:“从此玄霜俱用尽,好将诗句咏关关”。又:“好将诗句咏关关,青鸟何妨再探看”。

【咏关关】唐·薛能《献璞射相公》诗:“致却垂衣更何事,几度诗句咏关关”。又《紫禧皇太后挽歌词》诗:“国人伤莫及,应只咏关关”。唐·齐已《寄勉》诗:“君闻国风否?千载咏关关”。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一一出:“因此乞好逑君子,暂咏关关也”。

【咏河洲】清·邱心如《笔生花》第五回:“便偶逢,花蕊之姿徐淑笔,奈偏又,早谐君子咏河洲”。又第二五回“贤妹你,才去因何重又至?莫不是,仙郎别去咏河洲?”

【河洲咏】唐·卢照邻《歌中宫》诗:“河洲在咏,风化悠归”。

【赋关雎】《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炎凉岸〉第五回》:“昔为兄妹,今赋关雎,何反畏惧娇羞,情同陌路?”又“云姐道:‘虽赋关雎,未谐合卺,终有嫌疑’。”

【诗咏鸟鸣】明·西湖浪子《三刻拍案惊奇》第一二回:“易著如兰,诗咏鸟鸣”。

【雎鸠相叶】明·万历年间《宋元百家诗》刻本《断肠集》潘是仁引:“使尔雎鸠相叶,如淑秦嘉也者,互为爱慕,其唱和奚啻倍蓰?

【鸠集河洲】清·蒲松龄《与某亲家启》:“鸠集河洲,早兆宜男之瑞”。

【在河之洲】1997年3月27日《今日女报·刘鸿伏〈在河之洲〉》:“我的一篇细节描写的千字文曾让王老师拍案叫好,那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在河之洲》,那是写某个傍晚在河洲上读书的情景。”

【河洲】明·汤显祖《费太仆夫人杨氏哀辞》:“感则百于河洲,哀窈窕而不伤。”明·西周生《查世姻缘传》第六回:“三生石上,一笑定河洲。”清·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等不得得新羞墓,……》:“河洲联锦翼,秦馆关琼箫。”《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炎凉岸〉第八回》:“淑女从来愿好逑,风流人尽河洲。”又《生花梦》第九回“人在河洲,君子先逑,算教他苦乐均由。”《中国古代禁书·〈好逑传·叙〉》:“必为花香潙汭,播衿衣鼓琴之美;春满期河洲,扬端庄正静之风。”又《好逑传》第十三回:“关雎须要傍河洲,展转方成君子逑”。又第十五回:“谁知妾侠郎心烈,不要到温柔,寝名食教,吞风吐化,别自造河洲”。

【关雎洲】《中国古代禁书·〈定情人〉第一回》:“寻到关雎洲渚上,管教琴瑟赋桃”。

【雎逑】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引起》:“本是赤绳牵,雎逑相守聚”。

〖释义〗③诗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意即贤淑而又美貌的女子是有德有行的人的最好的配偶。后诗文中据此遂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君子”、“君子淑女”这些用典为郎才女貌、配偶相得以称颂人婚姻美满的用语;又“窈窕淑女”、“窈窕女”、“窈窕娘”、“窈窕淑”、“河洲淑女”、“好逑淑女”、“淑女”、“淑媛”这些用典亦本此而来,诗文中引用泛指贤淑而又美貌的美女;又“君子”一调整亦本此而来,指女子心中理想中所爱慕的心上人;又“窈窕”一词亦本此而来,诗文中引用多用作咏写女子美貌的用词,或为美女的代词,但诗文中引用,又引作“窕窈”、“窅窕”、“窈窱”、“幼眇”、“幽閒”;又“君子好逑”、“好逑君子”、“关雎好逑”、“好逑窈窕”、“关关好逑”、“ 好逑”这些用典亦均本此诗句而来,诗文中引用以称男子的最佳配偶,多用作称颂男子婚姻美满、幸福如意以及追求佳偶的套语;又“好逑” 一词也引作“逑好”、“好仇”、“好匹”、“妴匹”、“仪仇”、“妃仇”等等;又“赋好逑 ”、“咏好逑”这两条用典亦本此诗句而来,诗文中引用,借指人的成婚之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二八出:“想东人花烛洞房幽,盼杀人云雨巫山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抱翁老人《今古奇观》卷十八:“惟我故人李县令之子彦青者,既出望族,又系青年,貌似比潘安,才过子建,诚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者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媳妇听说难过的这关便是我家,公婆再想不到拿着我玉凤姐姐那样一个窈窕淑女,他竟不肯君子好逑”。1995年9、10月号《楚风·东方一龙〈诗剑奇缘〉》阴阳之道,固不可废也,是以删诗,犹以《关雎》为首篇,倡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仇】《文选·晋·嵇康〈琴赋〉》:“要列子兮为好仇”。唐·李善注引《毛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毛诗,即汉人毛苌所传本《诗经》。

【淑女君子】元·杨显之《秋夜雨》第一折:“甸士,便好道淑女可配君子,你心下如何?”清·渭滨笠夫《孤山再梦》第一回:“用情之正,则为淑女君子;用情之笃,则为贞夫烈妇”。

【君子淑女】《二刻醒世恒言》卷一六:“且请问:‘君子思淑女则辗转反侧,为先天乎?为后天乎?’”《中国古代禁书·〈好逑传〉第十八回》:“女子守身非偶者,古今尚有之,从未有君子淑女相为悦慕,已结丝萝,而犹不肯草草合卺,以防意外之谗,如汝之至清至白者也”。

 

……(后文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寄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