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委旧址---革命老区南靖南坑镇大岭村

南坑镇大岭村位于南靖县南坑镇的西部,是象溪河流,县城饮用水源发源地,全村面积23820亩,平均海拔500米,属亚热带气候,是解放前中共闽南地委所在地。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南坑镇大岭村白咏自然村,这座房子原先是当地百姓的民居,解放战争期间是中共闽南地委机关《前哨报》社址,2005年,南靖县委、县政府将其开辟成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原省政协主席伍洪祥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靖县委、县政府在此开展“弘扬苏区精神,推进南靖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并决定对纪念馆进行重新布展。
“树海”,群山连绵,树涛似海。她以南靖大岭、北坑、象溪为中心,跨越南坑、船场、书洋、山城四个乡镇的几十个行政村,沟通南靖与平和、永定县毗连的部分山区,方圆数百里,是解放战争时期闽南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共闽南地委领导革命斗争的前沿指挥部。树海地区谷深林密,地势险峻,是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场所。解放战争初期,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魏金水、王涛支队司令员刘永生及闽南特委卢叨、陈文平、卢炎、陈天才、黎炳光等领导同志到树海指导工作,登高远眺,但见群山连绵,奇峰竞秀,森林万顷,有如波涛澎湃的海洋,因而誉名“树海”。
中共闽南地委干训班旧址
在进驻树海的三年多时间里,闽南地委机关领导了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党组织和人民武装力量,成为建国前闽南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期间,在此举办三期干训班,为新中国的诞生和闽南全境的解放与接管,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南全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大岭村烈士陵园
南靖县是原中央苏区县,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设在南坑镇大岭村。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许多仁人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撒热血,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由于战争时期条件限制,在这里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们零散埋葬在南坑镇各地。2014年元月建立大岭村“南靖树海革命烈士陵园”,总面积900平方米,共建有22个烈士墓。将英烈们的遗骸迁移至烈士陵园内,谨此告慰英灵,以资后世敬仰;作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
周边景观:
一座年久失修的土楼
一座新建的观音寺:
一段标语:
革命老区基点村北坑村:
地处南坑镇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村民收入来源以蜜柚、柑橘、蜂蜜等农作物为主,目前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67户,人口251人,贫困户3户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