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是06年初作为顾问参加了北京一家文化娱乐公司为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做规划报告。其中韩国电影做为其中一个研究部分受到了我们报告小组的非常重视。因为电影产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一个部分。记得当时在内部讨论时,我就有一种感受韩国电影和韩流将遇到瓶颈,发展将出现回落走势。并且那时在朋友们聚会时,也提出了这种看法,由于当时一些女性朋友在场还受到了批驳,自己在观点上也非常孤立。因为当时似乎正在热播“大长今”。其实我对韩国没有什么成见,对一些韩国电影还是非常喜欢的。比如“我的野蛮女友”、“太阳旗飘飘”等。但是我了解美国电影工业是如何的长久不衰的要素时,并且与韩国的情况做了对比。而且最终是放在亚洲的环境下审视的。发现了韩国电影产业的一些致命问题。
既然看到问题。那么我们先看看韩国电影和韩流是如何兴起的。首先在九十年代初韩国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韩国电影作为突出的地位上。政府成立了辅导电影创作的基金。最开始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一些当时比较有名气的韩国导演身上。但是结果并不好。原因在与创作观念手法比较旧(因为之前韩国市场这些人已经存在和尝试过了,才是那个样子,靠他们崛起显然是不可能的)。然后韩国政府经过检讨,放弃了所谓有名气导演,开始投给当时在海外学习而归一批新人。这些新人在美国参与很多美国影片的摄制,虽然职位并不高,但是各个工种都有参与。熟悉了整个美国电影创作流程。并且这些人一开始就拍摄类型片,其中相当部分的人也借鉴了香港警匪片和动作片成果。他们创作就是采取青年小组式,将所要构思拍摄类型片,找来全球最好片子进行临摹和研究(甚至是故事)。然后在人物、服装、文化上采取韩国化的方式。随着这些年轻人影片上市,把韩国观众请了回来。然后是第二阶段电影本土化扩展。在此时出现了以上提到代表性作品。关于韩流的载体更多地是韩国电视剧所完成的。因为电视剧容量大将韩国食品、现代时装和美容等放了进去。并且采取明星制方式,同时借鉴了日本偶像剧成果,作了现在升级版。整个韩流兴起过程,韩国政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期间也有些周折),然后是在创作上借鉴和学习非常坚决,同时将韩国文化包装进去。
为什么韩流目前有所退潮。我觉得从韩国内部看,创新动力不足,因为电影界比较满足现状。缺乏可持续力。制作成本升高(明星),国内市场饱和外销开始不畅。长线投资电影资金并没有形成,一旦市场不好,资金很快就缺乏。外销问题也是韩国一直非常重视的,因为韩国市场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希望持续发展,必然要进入亚洲市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韩流在初始情况下,虽然受到了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欢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韩流就开始受到这些国家内部文化抵制和怀疑。而韩国在此时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从07年开始韩国电影和电视剧产品的出口呈现大幅下降的局面。韩国电影界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在创作上加大力度,但不是走的创新之路,而是走了科幻、情色等片型,人物描写也都采取边缘化的特点。主流意识和主流电影没有了。而奇异电影本身也不是韩国电影擅长的东西,因此这样大量采取“恶补”“强刺激”市场方式,反而把市场胃口搞坏了。另外还有一些走国际获奖路线的韩国影片,也没有使得这些影片商业上受到什么帮助。仅仅是热闹一场而已。目前韩国处于金融危机关口上,电影和电视剧资金必然受到比之前很大考验。韩国电影和电视剧并不乐观,充满着寒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