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大演员大多具有外表特殊感召性、举止气质的独特性、内心极其的敏感性、头脑对人世强烈感悟性。但是作为男演员如果希望成为性格化的大演员。不可避免要展示戏路上“带宽”和“光谱”。而成功法则就是能够把男人身上“一正一邪”气质上的两极有效地用身体、表情、气质和动作带有性格张力展现出来。中国老一代演员中石辉在“我这一辈子”和“宋景师”就是差异两极表演。而他在“关连长”里则是一个极具张力、收放自如“光谱”很宽的表演。石辉是大演员已经没人否认。赵丹如果仅仅是在“聂耳”和“林则徐”里一脸正气的表演,而没有“武训传”和“乌鸦与麻雀”另类的表演。恐怕他的历史地位不可能有如此地高。目前中生代的男演员中,姜文在电影“芙蓉镇”和“鬼子来了”;陈道明在电视剧“围城”和“长征”;葛优在电影“活着”和“围城”中他们展示极具“带宽”和“光谱”表演就达到了大演员的水准。而新生代男演员中刘佩琦和孙红雷在表演上也具有“一正一邪”潜质,他们有成为大演员的可能。
英国演员刘易斯在”我的左脚“和“血色黑金”;美国演员阿尔帕西诺在“教父”和“闻香识女人”
;美国演员霍夫曼在“宝贝”和“克莱默夫妇”表演出来的“一正一邪”气质和张力代表了他们完全是一个大演员。也有些偶像派演员试图成为性格派的大演员如美国的彼特、莱昂那多、克鲁尼。他们都做过角色广泛的尝试,效果来看并不明显。原因一个可能是角色选择不当;另一个是心理还有偶像障碍,对自己不够狠。演员类型化了,表演“带宽”和“光谱”就自然减少,但可以聚焦而深入仍然有其独特魅力。它的压力在于来自观众审美疲劳和审美变化。演员是靠天生素质才能体现性格化表演,而刻意转型是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的。毕竟能够成为大演员人是少数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一正一邪”气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