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喜会说的,狗喜刷锅的
(2012-12-03 19:06:57)
标签:
弱点鲜矣仁圣人好心林总总杂谈 |
其实人的耳朵和嘴巴一样没出息,明明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还是对珍馐美味趋之若鹜,太多的人明知故犯,胡吃海喝,早晚毁在了一张嘴上,弄的一身毛病。
大家也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谁喜欢听“逆耳”的话呢?太多人明明知道“巧言令色鲜矣仁”,还是扑棱着两只耳朵到处搜寻甜言蜜语,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小时候母亲教育我说:人喜会说滴,狗喜刷锅滴。她嫌我说话太硬太干太直,一样内容的话人家讨好了人,而我却得罪了人,你说划算不划算?
即便能分辨一些人的动机和目的,人们其实也懒得去细究,他们只随着自己耳朵本能走,听到好听的就喜笑颜开,哪里管得了你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脏下水?听到不好听的就假装听不到,或者勃然大怒翻脸成仇。
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什么意思呢?就是好听的不好听的我到六十的时候听起来都像唱歌一样。那是说的圣人,我等凡夫俗子哪个是“耳顺”的?别说六十,就是把自己活成人妖也一样是“偏听偏信”。
很多的时候,“忠言逆耳利于行”成了像我这样说话“硬、干、直”的借口,自我掩饰的门面:你看,不想听了吧?我就这样,我说话是难听,可是忠言呐!
这样为自己找借口装扮自己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硬、干、直”的话未必是忠言;忠言也未必一定是逆耳的。
你说话难听就是忠言?你说话难听就是忠臣?你说话难听就是好心?你说话难听就是好人?这个很值得商榷!再说了,良药也未必苦口,苦药现在都有糖衣或者胶囊裹着呢!虽然胶囊可能是皮鞋的边角料。甜言蜜语也不见得是害人的话,说话的人也不见得都是李林甫,不要有被害者心理,看谁都“口蜜腹剑”。
好听不好听不是判断忠言与否的标准,只要不心存不轨,为什么不把话说的好听些?取悦别人大家和谐相处不好吗?朋友之间非要弄得刀光剑影道貌岸然不可?如果心里阳光点,心胸开阔些,我们一定会认为:取悦别人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课,取悦别人自己才会有一个如鱼得水的环境。
一般情况下,对别人说些好听的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啊,大姐,你今天好漂亮!”虽然大姐可能是东施无盐。“你儿子真聪明!”虽然他儿子可能呆头呆脑。“你真有气质!”虽然他可能长的武大一般……
鲁迅讲的一个故事:
一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大家都去祝贺,这个说:这孩子一脸福相,必定大富大贵!那个说:此儿必定长命百岁!七嘴八舌林林总总,这时有一个人说:这孩子一定会死的!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