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中流砥柱?试看张九龄的先见之明

(2010-09-15 10:51:17)
标签:

张九龄

四川

安禄山

唐玄宗

安史之乱

文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这句诗妇孺皆知,然而张九龄却不是那么“普及”。张九龄是这句诗的著作权人所有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创作者。

张九龄是个诗人,著有《曲江集》。他还是唐玄宗时卓越的富有远见和判断力的政治家,他个人修养极高,气度不凡风度翩翩。唐玄宗很看重他,每当宰相向他举荐人才,他都会问:风度和九龄相比怎么样?

 

唐玄宗在用李林甫做宰相之前,曾经征询张九龄的意见,唐玄宗:张爱卿啊,李林甫说话办事都很得体,他办事我放心,我打算用做宰相,你看如何啊?张九龄:宰相任命攸关国家安危,一定要慎之又慎!关于李林甫,我不敢妄自评价,如果你执意要用他做宰相,将来一定会成为我大唐的祸害!

唐玄宗为了追求安逸和享受,没有听从张九龄的话,把什么事情都推给李林甫,任用李林甫为宰相达二十年之久!以至于朝纲大坏,以至于直接养成了“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就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乃至于灭亡的拐点。

 

公元736年,安禄山在和少数民族作战时,不遵守军法军纪,仗着自己膀大腰粗武艺高强,轻率发动进攻,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回。他的上级张守珪依照军法要杀了他,临行刑的时候,安禄山大叫:大人您不想消灭奚、契丹这些少数民族吗?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安禄山?留着为您冲锋陷阵不好吗?安禄山勇冠三军,张守珪很爱才,也不想就这样杀了他,于是就把他交给中央处理。

张九龄批示说:古时候的名将如穰苴,他为什么杀了庄贾?孙膑,他为什么杀皇宫嫔妃?张守珪的军法军纪如果能得到遵守,安禄山就一定要杀!压根不必押解到中央,让朝廷来处理!

唐玄宗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爱重安禄山的将才,下令免了安禄山的死罪,让他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仍统领本部人马。张九龄因此和唐玄宗大起争执,他坚持要杀了安禄山,而唐玄宗坚持不杀,张九龄:安禄山罔顾军法,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又伤亡了很多的精锐部队,依照哪条哪款法律规定,他都不能免死;况且,这还不少最重要的,我看安禄山这个家伙脑后有反骨,常常唯恐天下不乱,不杀掉他,一定后患无穷!唐玄宗哈哈大笑:你想学王夷甫给石勒看相吗?不要自作聪明,枉害忠良,毁我万里长城!

 

二十年之后,安禄山造反,八年的“安史之乱”拉开了帷幕,唐玄宗狼狈逃窜到四川,这时,他想到了张九龄的先见之明,痛不欲生,追悔莫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