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武王”有何不妥?

(2010-08-22 17:14:15)
标签:

石碑

高智商

剩饭

书呆子

曹操

文化

曹操墓又热了!炒剩饭真的那么有味道?无聊之极!

据说,曹操墓是假,最大的疑点是“魏武王”三个字,原因是:曹操活着的时候先被封魏公,后被封魏王,死后谥曰“武王”,曹丕篡汉后,尊称为“武皇帝”。曹操下葬在曹丕篡汉之前,所以没有被称为“魏武王”的可能。

我们来看看曹操下葬时有没有被称为“魏武王”的可能。

 

曹操活着的时候已经是“魏王”了,这没有什么疑问;死后被谥曰“武王”,这也没有什么疑问。那么合起来称曹操“魏武王”能不能说得过去?很牵强吗?

有人质疑的理由是:书上没有这样的称称呼。书上没有的就是不存在的?这是个混蛋逻辑,恕我直言,动辄书上如何如何唯书的书呆子不适合做这样高智商的古墓勘验工作。

再者,如果仅称“武王”是很不妥的。曹操之后的我们不能说,曹操之前有多少个“武王”?我希望有些人查查历史典籍。称曹操“魏武王”不但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免得混淆含混。

最后,我有个观点:称呼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死去的伟人,名字越全面越气派就越尊重。举个例子说,“太宗”,这样称呼李世民也可以,“唐太宗”,尊重很多,“唐太宗文皇帝”,“唐太宗文武大圣皇帝”,是不是越来越显得尊重?如果仅仅在曹操的墓碑上称曹操“武王”,从曹丕和曹操所有部下的情感上说不过去,称“魏武王”符合情感逻辑。

 

据说还有一些文字和石碑造假,这还用指天画地口水四溅的满天下说?文字和石碑造假,在“造假”界属于“儿科”,识别起来那真是快到斩豆腐般容易,找个所谓的“专家”鉴定一下就行了——我们还缺少这样的“专家”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