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bmiddle/001DLBUOzy6Oxne4Iptfb&690
http://s16/bmiddle/001DLBUOzy6OxnsZ3pX8d&690
http://s6/bmiddle/001DLBUOzy6OxnuX5kj67&690
http://s4/bmiddle/001DLBUOzy6Oxnxkz6Hfb&690
质朴语言中的向善、向美
——读《泥鳅》有感
曹文轩老师的作品,毫不夸张地说,我已经看过很多啦,像什么《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等,我无一不为他作品中流淌的质朴语言中的向善、向美的诗性所折服。
此刻,摆在我书桌上的,正是曹文轩老师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孤独之旅》、《小木船》、《青塔》、《鱼鹰》、《少年王》、《泥鳅》。周围,一篇寂静,在明亮温暖的灯光下,我缓缓打开一本《泥鳅》。
书的封底,印着曹文轩老师的话:“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最大的幸福就在于,一个当年的读者在晚年时依然感激地回忆起他的作品。这个境界对我而言非常遥远,但却是我向往的。”读完曹文轩老师的《泥鳅》,我想说,曹文轩老师,这个境界,毋庸置疑,您已拥有。
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泥鳅》,里面收录了曹文轩老师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丁丁当当》,以及短篇小说《泥鳅》、《第十一根红布条》、《蓝花》等。智障兄弟丁丁和当当的故事,让读者心里一阵阵地疼,看到小标题“对着一条狗喊爸爸”、“对着一个男人喊爸爸”……我的心生疼生疼,就更不用说丁丁当当的妈妈、爸爸和奶奶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让读者也在故事情节的起起伏伏中颠沛流离着,跟丁丁当当的妈妈麦花一起伤心流泪,一起滴血撕裂。老天,你为什么如此残酷?让这一家善良的人家承受如此的不幸和磨难?
读者融入故事中,同故事同小说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揪心,一起笑一起徜徉,这,也正是曹文轩老师讲故事写小说带给读者的最大魅力和奖赏了吧?
诚如《泥鳅》《序言》中曹文轩老师写的那样:“我的小说标准很简单;它不是诗,但却应当具有诗性。诗性意味着向善、向美。我愿意我的作品永远具有诗性。”
丁丁,当当,丁旺,麦花,奶奶,来福,素珍,六指,十斤子,三柳,蔓,麻子爷爷……小说中一个又一个人物,渐次向读者走来,在葱茏广袤的田野中,或劳作,或嬉戏,或奔跑……远处,红花绿树,青草碧水,水面落花点点,风中飘浮着栀子花的清香。
曹文轩老师所带给读者的,远远不止这些自然质朴的美和好,还有善良、温暖、爱和悲悯,以及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芬芳,淡淡忧伤,教人想说一个“好”,教人想说一句“真好”,叫人想说一声“真的好”。
阅读中的美丽和丰盈,我得到了。曹文轩老师笔下的文字,指引我心,朝向明亮和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