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乎?“棵”乎?
(2023-03-31 15:18:32)
2010年5月25日,我在石灰桥排《求是高中》第32期校报。在定稿付印前,我看了一下各版的标题,发现第一版和第四版有不妥之处。对头版头条的标题,我注意到了“文”和“题”有些出入……
在第四版中,有一篇学生作文,题目是“有颗萝卜叫好吃”。文章写得很不错,但用“颗”来表示萝卜的量,总感到别扭。我立刻打电话给四版责编张婷婷,不巧,她不在。于是叫了二版责编项琴接了电话,她告我应用“棵”。
我思考着,作为量词的“颗”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例如一颗珠子,一颗星,一颗心。作为量词的“棵”,多用于植物,例如一棵树,一棵小草,一棵白菜。而萝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它有根有叶,其主根肥大,呈柱形或球形。显然,用表示颗粒状东西的“颗”用来表示“呈柱形或球形”的萝卜是不适宜的。如果指有根有叶的萝卜,用“棵”还是可以的,但文中所说“好吃”的萝卜,显然是指主根,因此用“棵”也未必妥当。
当自问“颗乎?棵乎?”时,我脑海里冒出一句俗语:“一个萝卜一个坑。”依此为根据,我断然把“有颗萝卜叫好吃” 改为“有个萝卜叫好吃”。
回到学校,我向四版编辑张婷婷提出,《有颗萝卜叫好吃》一文中,量词用得欠妥,并说明“颗”与“棵”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以及改“颗”为“个”的缘由。
她听后点了点头,面孔顿时泛起了红晕,细声细气地说:“吴老师考虑周到,用词一点儿不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