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间
(2022-07-24 09:29:52)
早听妻子说,自从姑妈的儿子讨了媳妇之后,婆媳之间隐隐约约有一堵“墙”,明里暗里也发生一点纠葛。但由于姑妈“宰相肚里好撑船”,能宽容忍让,往往化干戈为玉帛,相安无事。
那是四年以前的事了。我随妻子回娘家时拜望了姑妈。我有心想证实一下妻子讲给我听的她姑妈的形象。当我和她聊起家长里短时,她便向我讲起了她和媳妇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被一道算术题难住了,这可急坏了目不识丁的奶奶,她看到蒋老师从家门走过,就马上叫住了他,要蒋老师帮帮孙子解决难题。不料对老师抱有成见的媳妇把气出在婆婆身上,她竟用饭碗向婆婆扔过去,恰好扔到腹部上,婆婆虽感疼痛,却默不作声。在旁边的蒋老师目不忍睹,便脱口而出:“你这个媳妇好这样对待婆婆的。”此时儿子走过来,看到母亲捂着肚皮,胸中怒火燃烧,立马拿起木棍要向妻子身上打下去,姑妈见状迅速抱住儿子,大声说道:“我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都忍耐了,你还忍不住啊!”姑妈虽然讲不出大道理,但她心里明白:当婆媳争端来到跟前时,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因为温和方能关闭纠纷的大门。
当然,为孙子找老师补习功课,姑妈知道是件好事情,但做好事却招来横祸,姑妈实在想不通。但她慎重适时地保持了沉默,不想扩大事端,恶化婆媳关系。于是,她作了“冷”处理,住到妹妹家去散散心,消消气。留下的时间空白,让婆媳自己去思考:怎样正确对待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
一个星期后,当姑妈得知媳妇被石灰厂的石头砸坏了头,就立刻返回家里。村里人告诉她:“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媳妇差点要出殡了。”
姑妈并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思想,她有做人的准则。虽然年迈,仍然力所能及照料受伤的媳妇。
不知是媳妇受到村里舆论的压力,还是忽然良心发现,抑或被婆婆广阔的胸怀、高尚的行为所感化,自此以后,媳妇对婆婆的态度起了明显的变化。
过了一段时间,媳妇的头伤好了。有一天,媳妇里到婆婆身旁,把买来的两只新鲜苹果放在桌上,轻轻地说:“妈,吃苹果。”婆婆“嗯”了一声,感受到媳妇的态度有了转变,但还是说:“我牙齿不好,还是你吃罢。”媳妇接着轻轻地说;“妈啊,这苹果很酥。”
又过了几天,儿子想吃鱼。一个卖鱼人吆喝着“卖鱼哦”,儿子听到马上叫住了卖鱼人,讨价还价后买了一条三斤多的鱼。在旁的妻子对丈夫说:“只买一条啊?”儿子不解其意,随口抛出:“那买一担回去吗?”媳妇推了推丈夫说:“你给妈也买一条吧。”醒悟过来的儿子郑重其事地嚷道:“给妈买要你买的,我不来买。”儿子有意给她一个赎“罪”的机会。于是,媳妇买了一条两斤多的鱼,烧好后亲自端到婆婆的面前。姑妈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不计前嫌,领受了媳妇的一片好意。她虽届耄耋之年,但有时也照看着儿媳的家。
从此以后,媳妇对婆婆恭顺有加。每天早晨,媳妇送上几只热气腾腾的馒头给婆婆当早点,过年过节为婆婆添置衣穿,平时也常来问寒温暖的。
婆婆理会了媳妇的一片真心,又看到儿子和媳妇恩爱有加,不禁笑了。我的姑妈沉浸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