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报三篇
(2022-05-13 09:13:41)
也和每一个教室一样,有这么个普通角落,但每每下课总有许多同学围在这个角落,津津乐道。
“我看哪,右边一张好,书写工整,一定花了不少心血。”
“不,左边一张的所有文章可都是她自己写的,这张好。”
……
看来是同学又在评论本班的《班级日报》了。
所谓《班级日报》是我班一日一期,全由同学编辑的报纸,每天早自修出版。记得高一一开学,语文吴增荣老师就提出了编报方案。他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要学好它,光靠死读书是不行的,关键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而编报不仅能扩大阅读面,增加写作训练量,提高读写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书写水平,培养设计美化能力,可谓一举数得,我们何乐不为呢?就这样,从语文课代表开始,一期期的报纸成了我班课余生活的精神食粮之一。
同学们的积极阅读就是肯定编报者的劳动。大家在编报、阅报、评报活动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我的第一次编报,至今还记忆犹新。就说报名吧,总想取个比别人好的,最后干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宏达小报》。吴老师说:“这倒很有新意,不错!表明自己宏大的理想将在自己的小报上展示。”在编报中,我翻阅了不少书,增加了练字、写字的机会,受益匪浅。这时才初步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期末编报评比,我还获得了三等奖,更激发了我编报的兴趣。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春天也悄然而至。新的一轮班级日报开始了。我想它一定和春天一般生气勃勃,交流着同学们的情感,丰富着我们的课余生活。
自我们进入高一以来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吴老师就向我们提出了人人动手办班报的要求。
所谓班报,就是指班中的每一位同学要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在每一天出版一期报纸(当然寒暑假期间例外)。这份报纸的具体名称可以由每一位同学自己选,但报纸的内容必须是健康向上,有助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我们的视野,并且能及时反映班级动态的(因为它毕竟是一份班报)。办班报活动就这样热烈地开展起来了。到现在为止,我们高一(4)班的同学已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个多学期的办班报活动。
一份好的优秀的班报能使同学受益匪浅:它能使我们循序渐进地提高读写能力和审美能力,因为它在编排的过程中,要求编者大量翻阅资料,挑出各类报刊中优秀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同时又要求报上必须有编者自己动手写的作品1至2篇。这些,都在训练我们的读写能力。而在排版、摘抄、美工这些复杂而有趣的过程中,则是在无形之中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因为一张好的报纸不仅要求内容丰富,而且它必须看上去美观大方、字迹工整。
那么,同学对于这类活动的看法如何呢?事实上,我们都普遍拥护开展这类活动。有一位同学曽经这样说:“即使不是自己出报纸,但是在课余闲暇里阅览一下教室后墙上的班报,也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每到期中和期末,都要评选一次优秀的班报。吴老师以及一部分文学社的社员聚在一起,评选出一些内容、外观都比较好的班报,并且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给予优秀班报的的编者给以表扬和适当的奖励。对于优秀的班报,还要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展出,让全校师生观看、评价。
办班报的活动已开展一个学期多了。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我们,高一(4)班的全体同学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的班报一定会办得更好、更出色。
转眼已经过了一个学期。在这期间,您组织了诸如“编班报、演讲、朗诵”之类的活动,切切实实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锻炼了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给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表现自身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每一期班报,您都认真审阅,每一次演讲或朗诵,您都认真聆听,并不时指出缺点,帮我们认识不够的,弥补不足的。这一切的一切没有人强迫您去做,这样做也没有利益可得,可您就是这样,无怨无悔,并怀着满腔热情,为我们做着这些微小但却实实在在的事情。
老师,您这样认真,这样尽心,我们又怎能辜负,我们都将更用心地去编每一期班报,准备每一次演讲,听好每一堂语文课。
最后,我们说一声:“谢谢您”。“谢谢您,为我们做的,老师。”
Thank you,wu sir
在她的随笔上,我写道:“自己做的工作能够被自己的教育对象所理解、认可,那是对我精神上的莫大的安慰与鼓舞。谢谢再三。今后,老师的的脚步会更加踏实有力的。
附文:
按计划,每学期评选班级日报一次。
第一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鼓励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汤蓉蓉 徐莉莉
鼓励奖
王雪阳 葛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