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高57届校友情丨六十五年重相逢同学归来仍少年

杭高57届校友情丨六十五年重相逢 同学归来仍少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9/d68ce5ab845a474cb855ecf497c38102.jpeg
同学会合影
前几天,我收到了崔盐生先生寄来的挂号信,厚厚的文件袋,有一本书,还有一封请柬。
打开一看,是杭州高级中学建校120周年校庆的邀请函,以及一本书。这样隆重的邀请,让我这个小学妹惴惴不安,但也满是感动。想着,定要准时赴约。
他寄来的这本书名叫《岁月如歌,同学情深》,作者是吴增荣先生。这本书细腻地记录了往日同学的相聚情景。我一口气读完,掩卷难掩感动之情。在这个重物轻情的年代,这样纯朴而不被扭曲的同学情谊,难能可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9/df883229660c4e3b8896509e40fdca00.jpeg
同学会合影
莘莘学子入名校
如今桃李遍天下
这本书将我的视线带回了1954年。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翻身的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这时候,一群风华正茂的学生考入了名校杭州第一中学高中部。对于特殊时代的莘莘学子来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是他们的心愿。
杭高的校园红墙黛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地理老师俞易晋在黑板上寥寥数笔,一个省的地图就轻松呈现,接下来他给大家讲了三过黄河吃甜面的故事。而历史老师咸信,会把枯燥的历史讲得栩栩如生,在大礼堂作报告的场景历历在目。梁春芳老师给同学们娓娓道来说《诗经》、唐诗宋词,让学生神游远古,逍遥九州。
学生时代是多么美好,以至于半个世纪后,同学们重回母校,感念恩师,青春的记忆重现眼前,一颦一笑仿佛昨日。
三年的杭高生活,三年的求学生涯,57届的学生毕业后,都考入了心仪的学校。一届红衣书生到天南地北去,在漫漫人生路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各行各业发挥热量,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用成绩抒写“杭高人”三个字。
杭高57届校友中的佼佼者有:社会活动家崔盐生,浙江大学教授、博导,获得国务院津贴的鲁世杰,北大教授蒋绍愚,妇科专家张景红、姚芷芳,省劳模陈寅,中学高级老师吴增荣,电力专家林海雪,企业家吴士敏,旅居加拿大的俞保桂教授等。
在已经举行的57届校友五次大聚会中,每次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赶来的同学有100多人,其中教授就有数十人,可谓百年杭高,桃李满天下。
历尽沧桑情谊在
同学会上话当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9/3254223f161942cea5a5cebdb1633eab.jpeg
2017年聚会
57届的杭高学生毕业后各自进入了心仪的大学,奔赴祖国的天南海北。投入了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尽沧桑,这一届的杭高学生们也步入了晚年。
这些年来,杭高57届校友会的理事们,想尽办法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校友们召集起来,找到一个是一个,650个校友,找到的近400人。
杭高学生,考入厦门大学的倪淼森一时和同学失去了联系,但每次聚会同学们都惦念着他。校友会的吴增荣老师在网络搜索中找到线索,倪淼森老师到福建晋江的一所中学做报告,同时,倪老师还是晋江文化馆诗社的顾问。吴增荣老师通过向晋江教育局发邮件,终于找到了倪淼森老师。原来,倪老师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福建的中学当老师。
失去联系半个多世纪的杭高57届校友倪淼森,终于在2016年的春天和同学们重聚。每一个同学的回来,都有感人的故事。这些重逢的同学,十分珍惜相聚的时光,在杭的同学们,几月总要相聚一次,在外地的同学,只要回杭也会相聚。
六十五年重相聚
耄耋之年忆芳华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9/dc10e90eda554aecb0339a65728cd78c.jpeg
校友会副会长崔盐生老人致辞
2019年5月18日,杭州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57届校友会早早成立了筹备组。常务副会长崔盐生负责召集全国各地的校友们,把请帖发到校友手中。57届的校友们,每逢五年、十年纪念日总要聚在一起。
2012年,杭州高级中学57届150多名校友在母校扇形教室欢聚一堂,隆重纪念毕业55周年,时任杭高校长尚可深情地说:“昨日,你们以杭高为荣;今日,杭高以你们为荣。”
2014年5月,杭州高级中学100多名毕业生,在母校扇形阶梯教室欢聚一堂,隆重纪念入学60周年。老同学相聚,感概如今生活好了,安享幸福的晚年更要活得健康、快乐、长寿。也有同学分享自己旅游经历,说趁还走得动,要多走走多看看。
2016年,杭高老校友回母校,参观了杭高校史陈列馆和钱江新校区。贡院校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钱江校区拥江发展,有着智慧化的校园,国际化的环境。
2017年,杭高150多名57届毕业生,从全国各地会聚母校,参加毕业60周年纪念会,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来的校友,也寄来了书信,诗作。校友会会长浙大教授鲁世杰献上一首激情澎湃的词:
“东南名校,百年杭高。曾起“一师风潮”。
名师荟萃,呕心育新苗。
学子青春年少。欲展翅,直上云霄。
数十年,不辞辛苦,业界成英豪。
回首,一甲子,天南地北,心系母校。
幸十年五聚,满堂欢笑。
莫到桑榆暮景,尚满天,红霞妖娆。
愿诸君,福寿安康,快乐逍遥。
在毕业60周年纪念会上,企业家吴士敏为母校捐赠50万元,电力专家林海雪为母校赠送本人著作5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9/23fd2a025d2c4beb9e89d955a08cd069.jpeg
林海雪赠书 左为林海雪,右为时任杭高校长尚可
5月18日,杭高57届的校友,又将聚会在杭高。65年的岁月,从少年到白头。65年的岁月,走过多少风雨,经历风花雪月,无论在哪儿,不变的是杭高人的同学情。
杭高人出走半个多世纪,归来仍是少年,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杭高人永远是青春的,激情澎湃的。
本文资料照片提供:杭高57届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崔盐生
参考文选:《岁月如歌 同学情深》 作者:杭高57届校友 吴增荣
文/商报特约记者 郭惠娟 编辑/豆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