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2011-10-27 14:53:48)
标签:
杂谈 |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尝试》。“尝试”是“试一试”的意思,表示探测地或摸索地进行某种活动或做某件事。
因为“尝试”的对象可以是某件事,也可以是某项活动;可以写自己的“尝试”,也可写别人的“尝试”;既然是“尝试”,可能一举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更多的可能是经过失败,吸取教训终于获得成功。所以今年的作文试题,可写的角度多,内容广,考生有自由选择、驰骋的余地。例如写某件事,可以写学某种技能,如学骑自行车、学游泳、学溜冰、学弹琴,等等;可以写学做老师(包括家教)、当保姆,等等;也可以写家务劳动,如烧菜烧饭、杀鸡鸭、包饺子,等等。写某项活动,可写下海经商(卖棒冰、卖西瓜、搞承包、办工厂),打短工,双抢劳动,航海,参加各项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等。但有的考生选材不严,如有的描述如何“消遣星期天”,有的记叙一个乞丐如何到菜馆“大吃大喝”,有的写参加考试如何进行深呼吸克服紧张情绪,等等。更有甚者,有的考生“尝试”的竟是“逃课”、“偷车”、“吸烟”、“谈恋爱”、“约女友跳舞”,甚至“考试作弊”。选择这些材料,以一般学生的认识水准,恐怕很难写出积极意义。
题材恰当,还有一个立什么“意”的问题。例如同样写学自行车,立意却有高低、雅俗之分。有的就事论事,写得平平淡淡;有的却命意新奇,别开生面。有一位考生写自已离家远读,“逼上梁山”学骑自行车,学上车时人仰“马”翻,双膝撞得疼痛难忍,打了退堂鼓。后来听母亲说“让父亲骑车带你上学”于心不安,于是又在父亲的示范和保护下,反复尝试,终于学会了骑车。他不胜感慨地写道:“通过这次尝试,我学会了骑车,但我学会的又何止是车技,更是‘胜不骄,败不馁’的做人的道理。”用“但”字一转,鲜明地揭示了尝试的意义,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写文章选材很要紧;有较好的题材但中心不突出,立意不高远,也不可取。还是要按照鲁迅先生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