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永生不死和永断轮回的圣人之法
(2019-01-05 16:30:12)
标签:
开悟明心见性永生不死断轮回断生死轮回 |
南怀瑾先生于2007年2月语重心长的说:“一个人活到了九十岁,自己反省自己,这个生命活在这里做什么,活着有什么价值?要做点什么事?这是最近的感想。
现在有了这个地方,是想对这个时代的教育做点贡献,但是年纪到底大了,后起之秀的不要说年轻人,三四十岁的都没有。所以培养年轻的再上来,怎么都来不及。譬如我们在坐的诸位,老实讲,看到你们晃荡晃荡一生,都是一无所成。学问也好、事业也好,不管你发财也好、做官也好,在我看来都是一无所成,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过在那里自己欺骗自己混一生,还自我陶醉。我看诸位是这样。尤其是现代文化、现代教育都没有目标,也没有宗旨,不晓得在干什么,越看越可怕、越茫然。”
对于南怀瑾先生上述肺腑之言,甚是认同。话又说回来,实际上,二千多年以来,无数人依照各种不同的方法,也真的实现了永生不死、永断轮回。只是这样的人比例较低!
佛教中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永生不死、断轮回的成就者。
普通人能否做到?佛教给予的答案是明确的,完全可以!佛陀和六祖的一些弟子几小时就实现了。普通人只要知道相关真相并相信,当下也绝对实现。
知道这些真相难吗?
答:普通人用几小时至三个月时间,是足够有能力知道这些真相!所以不难!
问:需知道哪些真相?
答:需知道如下一些真相:
一、许多人不知人与动物都有灵魂。人和动物的真正主人是灵魂。此灵魂会不断轮回转世。证明这些真相的真实案例有很多,例如在优酷视频网站内,搜索关键词:再生人、借尸还魂朱秀华、濒死体验、埃德加.凯西、李嗣涔、蓝星文化讲座。就能找到很多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相关真实案例及研究成果。这些证据足矣证明大众都有灵魂。
由此可见,身体如同汽车,真正的自己如同汽车驾驶员。有些人身上附有多位灵魂,这如同一汽车内有多位乘客。这容易导致多个灵魂之间的彼此干扰。
灵魂在《地藏经》中被称为魂神。灵魂所依附的肉体死亡后,灵魂会从肉体中飘出来。当上次该肉体是位教授,此灵魂就认为自己是该教授,灵魂的外形就自动变成该教授。此教授灵魂投胎做飞雁后,由于多数灵魂忘记前世一切,即是某段时间回忆起前世,也会逐渐淡忘。因而此灵魂逐渐会认同自己是飞雁。此飞雁肉体死亡后,从飞雁肉体中脱离出的灵魂又变成一只飞雁。
有些人睡觉过程中,自己的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且每个月都会发生。当自己对相关真相了知不断加深,认知到灵魂本质就是佛经中所说的真心自性,而且真心自性实质是无形无相。此前自己灵魂离体过程中,所见自己灵魂有实实在在的形体,是因自己以前不了解真相,因此内心会执着认为自己是有身体而导致。所以自己的灵魂就自动呈现相对应的身体。如果自己不是太信自己有身体时,灵魂就自动呈显半透明形体。当完全信自己身体实质是无形无相时,自己再灵魂出体后,发觉自己的灵魂真的如虚空,仅是能看、能听、能觉、能思考的意识体。真的如佛经中所讲“一切唯心显,一切唯心造。”
这证明灵魂的形态会随着个人认知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灵魂的本质如虚空般无形无相。
二、《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意译即是:观自在菩萨,在用深度的出世间智慧入不二境中时,实见五蕴都是空,度一切苦厄。
佛法中这五蕴的概念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蕴”指:含而呈现、含而显现、含而发挥出功效、含而发挥出作用之意。例如冰含水性、湿性、寒性、硬性、可溶性、可蒸发性、可加色性等等。如词语:蕴含、蕴藏、底蕴,等等。
这五蕴中的色蕴指:含而呈现出不同法界众生可见的相和可见色的范畴,也就是说普通人看不到神仙,但神仙人能见到,也属于色蕴范畴。这自然包括了神、仙、鬼的身体和其宫殿房屋,以及所有物质和所有能量所会显现的现象也同样属于色蕴范畴。受、想、行、识四蕴表现虽有差异,而实质相同。
这四句话的核心是后二句,即“当照见而知五蕴皆空时,才能度一切苦厄。”
用现代语言意译这二句话的真实含义即是“当知道一切世界其实都是空无一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其实也是无形无相如虚空,自己百千万劫所经历的一切及所有世界和一切众生,都如在梦境般逼真的虚幻世界内奔波和瞎折腾,实质上这些有五蕴特征的世界都是非真实。因此自己当下就不再把一切有形有相的虚幻世界再当真,所以化解了自己一切苦厄及烦恼。如此正确领悟,肯定能化解一切苦厄。
佛在《圆觉经》中对此有更生动的解说,含义相同,只是内容更多些!分享摘选: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佛在此经说一切众生的身和真心自性实质如虚空,所见一切外境实质空无一物。彻底明白此真相,就可永生无轮回。一切五蕴世界如梦境般,很有欺骗性。所以佛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见相离相”。
《维摩诘经》中乐实菩萨也提醒说: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翻译:乐实菩萨说:心中有实、不实理念者为凡夫迷人,眼见真实之相者,尚且不见实有之物相。何况那些非实有之物。这是为何?真相不是肉眼可见,而慧眼乃能见真相,此慧眼,见真实属无见,又无不见到,是为开悟入不二之性的真实境。
达摩祖师会汉语,《达摩祖师论述集》是针对汉人状况而阐述全部佛法精髓的著作,所以中国人更容易看懂。此论述集精准涵盖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圆觉经、华严经的核心义理及精华。值得重视!
该论述集说“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心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金刚经》:“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大众日常或禅定中见到佛菩萨真切的在眼前,这是佛菩萨为引导有缘者学佛修道而方便示现。由于魔也可以变佛,所以这类不属正见。《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对持世菩萨所见的帝释天说:“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
我们再看《坛经》中相关内容,进而使我们通达明白世界的真相!
神秀所作的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六祖所作的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此偈表明了六祖惠能当时对世界空性的正确领悟,由于此偈未体现空性之妙用、妙有的阐述,主要体现的是《金刚经》所言:“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说明此时六祖达到中悟的阿罗汉境界。
再看《坛经》“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点评:六祖此偈子微妙的表达出真心自性的主要特征、特性、妙有、妙用。阐述圆满。印证六祖已真正大悟成佛。
《华严经》讲一切宇宙一切世界都属于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本身就是一切。此一真法界本身没有真正的生灭,没有真正的变化,无形无相,没有差异,一切都是一体的。我们一切众生的体实际一直都是合一,心没合一。属于体合心不合。这类似同床异梦。所有众生都已被本体赋予了独立自主的自由意志。众生不愿意时,勉强是徒劳。幸亏众生都会趋利避害。
彻底明白以上道理,实质上就已永生和跳出轮回。
回顾历史,可以明显看出人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大规模干旱、洪涝、地震、海啸、瘟疫、萧条、战争等等,加之人有彼此的误会、欺骗、争吵、打斗,也有生老病死等烦恼。
佛在《法华经》中,把人间比喻为失火难灭的火宅,把凡夫比喻成火宅中不知危险降临的孩童。佛在《圆觉经》中说成佛后永远不会再成为众生。佛在《法华经》中说自己成佛远超过十亿年。这证明佛再次来人间就是如跳水教练示范跳水动作。因此,明智者虽在人间,却不贪恋也不厌世。觉醒者要学佛陀、六祖、虚云长老,如在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尽力演即可。不可能事事如意,众生的共业因果巨大。遇到繁荣昌盛、祸乱战争,都以平常心对待!深知不是所有事都能掌控。能帮就帮,不能帮就心如虚空。
一切五蕴幻有对圣人而言是空性的妙用、妙显、妙有。而一切五蕴对修行者及众生而言,又绝对是自心的无明、妄能、愚昧、污垢。因此没佛菩萨的智慧及能力,不急于来人间救度众生。毕竟了解的真相少,就无法时刻做到正知正见!自己成佛菩萨时,再来救度众生也不晚!出轮回就是为将来更好的入世间打基础。加之诸佛遍一切处。深信不疑知以上这些真相者,又真心不愿再轮回,法界法则就自动中断此悟道者的轮回。虚空及万物实际都是智能有灵的。
知和信这些者,就已超凡入圣。永生和不再轮回不等于成就圆满佛。获取更多相关内容,请百度搜索:国学之精华-顿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