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月寄愁情相去未远

(2010-03-12 10:48:01)
标签:

杂谈

    一张雪白的宣纸,我轻涂一笔绿色之后,再难下笔;本意是画一轮皎皎明月,题上几位词人的章句,将他们词中之愁与天上那轮月亮所蕴涵的灵气融合;而我却没有这样的笔力,惆怅之下,只得寄我思与笔。同他们一样我感叹的愁情也会飞入月亮无声的眼波里。

    以月舒愁,最后以月而终的人肯定是诗意的生命消逝。首先让我想到的人也一定是您想到的词人――李煜。

李煜呀!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我当你是女子。看到那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给我感觉你是位郁闷思乡的宫女。随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极有气概。

    月光之下,我微沉吟。这首词,怎么像在写许多的人?后来我才知道,你叫李煜,曾是昔日南唐国主。写《虞美人》时的你已是宋室的违命侯。那年的秋冷么,在孤寂的小院,只剩下一棵梧桐,小院外还有一位看门的老人。今时我看月长相思,那时的你看月会想到什么呢?南唐国主的尊容金玉环腰;昼夜不灭的烛光照亮整个皇城;灿烂星空,周后的温软爱语怎不令人消魂?那时,夜再长,也有滴滴笑语;夜再暗,也有衣香鬓影熏得人如痴如醉;夜月再明,哪里比的上自己眼睛欢愉的波光!冷风过,你也可能没有感觉。

    如今呢,小院的寒风与南唐皇宫中偶尔吹来的风一样的寒,可是为什么你抖的比先前厉害?当年欢声笑语,怎变成了“无言”?月亮还是有时圆有时缺,可你为什么只愿记得缺是明月?寂寞的梧桐树跟你一样被锁在这深深小院。偶尔,回想一下那年的某个夏日。或许在除夕,在端午的那几天有许多乐事,想想吧!乱呐,从哪里想起呢……

 

    今晚,我借月色追思那个永夜长长却无意睡下的你。

   小楼的窗子早被你推开了,你怅惘望月。会想到二十五岁登基的光彩;会想到自己那一手柳体字为众臣工赞叹;仲寓(长子)、仲宣(次子)可人的笑靥;还有大小周后殷切的爱情。你――后悔了吧:为什么当时自己那么发傻的痴迷诗词歌赋?为什么留恋春光美色!

    为什么自己偏偏不理会朝廷大政!为什么?为什么?

     究竟是你错坐了皇位,还是朝廷错选了你?这一点没人能够回答的准确。李煜呀,你凝视月色的眼睛,我在月亮上已看到了。我常常在想一句话:“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可是,平常百姓,寻常词人失去的是一种情绪。而你。失去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尊严。但你却留下了千古名词,句句真情,灼人眼目,令人既佩又叹。本是平常词人的失意又连带着国破家亡的悔恨。我怎不知该如何书写你的愁!我只好用我自己的失意与得意品位你的词令。

   写一笔:月寄愁情相去未远。

   五更的信号传过院墙,如许的心事满怀惆怅。天上清明的月色遍撒人间,那一年,痴情于人间的李后主,因一曲故国不堪的虞美人,与月诀别。

   为什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或许是古往今来所有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对月舒愁的人肯定还有许多,我在选一个对酒当歌的大学士。请你聆听:

    酒,恰似一泓秋水。澄明清凉,无论你是谁,饮下它,都会为他而醉。不管你是喜是忧,是悲是愁,在醉酒的意境里,宛然是一首诗的降临。握住了酒杯,举向朦朦胧胧的夜晚,口中吟唱什么。一只夜蝶围绕着半醉的苏学士,盘桓膝下,嗅到他伴着凉风的体温,夜蝶渐渐高升――高升――高升。但见苏学士的苍髯被风撩起,一身素衣也迎风而飘。苏学士,渐成一点,看不见了。夜蝶?真有夜蝶么?一次在梦里,一位仙子告诉我:夜蝶是月亮的泪。还有的仙子告诉我:夜蝶是一颗前生作词人的文曲星。好优美的传说呀!既然你围绕着苏学士东坡,我就认为你是苏学士的化身吧。苏学士这只夜蝶的双翅上书写了太多的不顺,你无朋党,却受朋党的排挤。你有大才却不争才,他人仍然千方百计的有害你。在朝廷上,你敢像问青天一样的问众大臣一声:明月几时有?么。你敢,你敢像问青天一样的问众臣工:国何以不兴?然后,你便被害,被诬陷,被降职,被左迁左迁左迁左迁左迁。迁吧,敌视你的人扭曲变形的脸露出没洗干净的牙,嘻嘻窃笑。过了一些时候,星垂平野,他们不再笑了。他们看到你一连串的迁,居然迁出了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迁出了气贯山河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没了声息。你――苏学士化做一只夜蝶,恒久流传。恰似瑰丽的传说。夜蝶呀,你不就是天上的星星么,你也是月亮呀。你有星星的永恒,有月亮的安静。我这一个小儒生怎会有如许的笔力评价一位千古文豪呢?不敢,不赶,也许是月色让我闻到了你迷人爱人的气息吧!我轻轻的合上《苏东坡词集》。悄悄的小憩一会儿。梦里,我又看到了那只夜蝶。夜蝶从天而降。一跳一跃私的飞舞着,飘进那座小院。苏轼已醉得睡了过去。酒已然尽了。杯横卧,壶没了酒香。青砖地上,苏学士一身白袍伏睡地砖。夜蝶倾听苏东坡先生的阵阵鼾声。一张宣纸,狂草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的笔已不敢写别人了,但我忍不住的再写一味她――

  清照呀,我不忍写下你的那个“李”字。千百年过去了,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将你以外姓的理由与自己的距离拉开,你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邻居,从升到死不变的邻家姑娘。看你的词,浮现在我脑中的是一个聪敏的欢娱姑娘。瘦瘦的,体态婀娜,穿一件薄纱衣,在不大的庭院中来回踱步。

  一张青翠的玉案盛放一杯酒,酒,很凉。姑娘轻咽一口,款款落座。思绪遥飞墙外,想那年惊见明诚的时候,想舴艋舟泛行水上,云移影斜,对面有人吹萧,又引出朵朵愁云,片片愁语。

   愁。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含了这么多的愁,依然不显得苍老,反有几分诗韵,当真令人怜惜。南渡之后,姑娘你肯定瘦了,明诚也一定与你永诀了。那次的羁旅流亡,没把你的心弄老么?姑娘也许你真的老了,也许你也真的没有变老。无星的夜晚,你在破败不堪的一家残院中,吟一句:良窗淡月,蔬影尚风流。然后,天明之后,继续行走。你要到哪里,是去寻心不再痛的彼岸么?我能看到你前行时不时回首,歌一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姑娘,你好让人羡慕。爽心淡雅的词婉约又隐着层层感性的哀伤。姑娘的俊,姑娘的秀。在我们翻开《易安居士集》时清香扑面,每每望月,我便能感受到千百年前,一个俊秀有高雅的女孩子在月亮的心版上刻一个名字“李清照”。《易安居士集》就在我的手中,随时翻看,如观花赏美人。姑娘的气息常常围绕在我不大的书房。推开木窗,仰望半残的月。我不禁感叹:往事呀。往事越千年。

 

  南唐国主、东坡学士、清照姑娘、你们的才华将本不宁静的世间多了一份清芬。给我带来了无数无法言说的安静与感悟。世间万千人,万千事,万千种变化任上天翻看吧。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有浪花一般的清明才能顺着长河奔流到海。但我愿人的遭遇不要被长河带走,将愁寄予明月吧!月光清辉若能洗涤我们沉重的身体,自己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一种升华。我很感激明月,你将国主、学士、姑娘的愁叠加起来,在人需要时展开,给人们的不仅是美丽光华的词句,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今时感受到了,也愿天下万人也在月华皎洁的时候感受,使相隔甚远的先人哲思与我们同在,千言万语化做一句:月寄愁情相去未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