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今日的心灵

标签:
杂谈 |
在那篇《君生我未生》的氤氲里沉浸的似乎太久了,可能是我的性格和建筑师哲野这样的人有些的类似吧。我想象中的哲野似乎要更年轻点,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清秀俊逸,很有才华。虽遭遇坎坷而不沦落,有那么点点的高傲看待人生;孜孜以求,业务精湛,从不会放弃救赎自己,坚信自己的价值,体面地笑对人生。把感情想象的似乎有些神圣,甚至不能放一点点的低俗来看待自己的情感世界。只是他太不顺,此生没有遇到合适可以托付真心的人,组成幸福的家庭。希望这只是戏,是艺术,而不是我们的人生。
今天才感觉到很疲惫,也许是前段时间太过投入,忘记自己的心力的透支。昨天打开了一包从海南带回的香草兰绿茶,这里的同事说非常好喝。这种兴隆产的香草兰豆荚在内地很少见,也很珍贵。一般是三根为一盒的包装。在煲汤时候,可以用剪刀剪下不到一寸的豆荚煮到汤里,我买了香豆荚,但是没有试过。导游说,也可以放在车里或是衣柜里做为香薰。
新闻里说成都有位家长焦虑自己的孩子不吃饭,原因是归咎于那些零食摊点。小商小贩也需要生存,这点本不应我们来评述,何况这也是社会问题,毕竟这些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所以,曾经在《读者》上看到有有宽容的人写到民族的脊梁也有他们在支撑,这是社会生物链条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小的时候,也爱吃零食,那时候特别喜欢看别人吃学校门口大头菜。老婆婆拌的大头菜,用一根根的竹签串着,浸在红红的辣子油里。其实也很干净,装作料的盆子,都罩着微微润湿的纱布。每天上学和放学,都有很多的孩子去光顾,光是她们的吃相就可以馋死周围的孩子。因为小时候我是被一位亲戚宁波婆婆带大的,怕吃辣食,现在可以吃很辣的了。好像自己只吃过一次,非常的美味,但也辣的够呛,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伴不出那样的味道。
看着电视里,下午四点半,小孩子放学时吃零食的样子,不觉失笑,有的举着长长的“串串香”,有的边走边往嘴里塞土豆条式的东西,有的还煞有介事的提着塑料“饭盒”,不知道里面是是什么好东东。。。。。。
下午四点半,通常是小孩子饿了的时候。大人们不是知道,这个时候是喝下午茶的时候吗,上班族会偷偷拿出自己藏的零食。而小孩子们都知道自己照顾自己了,给自己补给,而不是指望着回家,还没有下班的爸爸妈妈张罗着点心糖果。这一点,是不是让此时还在奋战于工作的无奈的双职工家长们有那么点一丝丝的安慰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小孩子也是一样。我小时候,也很懂事,可以下到三楼,提一大桶水上楼;先放学回家,知道先去食堂打饭,做好汤,等着当老师的母亲回来再热个主菜一起吃饭。放寒暑假时候,父母相聚,知道帮父母做事,在母亲去上海或北京进修时候,在家帮设计院工作的爸爸洗好衣服。
但是,成了大人以后,有时候真的觉得还不如小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太大,还是千变万化的诱惑太多,使人不能淡泊心境。同事的小孩,在与分别已久的外公外婆通电话时候,听到老人述说自己的病痛,会难过的掉泪,大人们甚至理智到觉得小孩子不可理喻。是啊,其实我们成人了,但有时候反而失去了小时候对感情理解的那种深刻。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需要为自己做点什么,找点滋养心灵的文学作品,或是好好投入到周围善良朋友们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里;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救赎自己,使自己的品质追求能得到一次次的洗礼与升华。这些能让我始终保持一颗善良、单纯的心灵,这些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吧。
希望在这滚滚红尘中,不要被那些不知名的风向所牵引,少那么一点的“事与愿违”,趟过欲望之河不随波逐流,迷失自己。希望自己最终是那个放得下奢望与烦恼的凡间“精灵”,做一个快乐的人。
紫色心绪
1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0、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5、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