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妮
春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46
  • 关注人气:2,0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小宁《五星夜话》揭葛优20年前片酬

(2008-11-06 23:55:42)
标签:

杂谈

  好像是波波同学说,最近,我差不多都是固定时间更新博客冯小宁《五星夜话》揭葛优20年前片酬。很不幸,我又被大家言中了。冯小宁《五星夜话》揭葛优20年前片酬不过下回,我可要出其不意啦!冯小宁《五星夜话》揭葛优20年前片酬

  临近年底了,日子恨不得掰着过。

  前两天又录了两期五星夜话,都觉意犹未尽。一期是奏折中的谈话艺术,还有一期叫童年找乐。

  最近听说《铁齿铜牙纪晓岚》要拍续集4了,还有其他的一些古装剧也在热播。我想他们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精彩的戏剧冲突,演员的生动表演,还有就是看看历代名臣充满智慧的语言及处世技巧。

  其实影视剧中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但在历史中,能够真实的展现语言魅力的,我想应该是奏折。

  历代奏折是有严格格式和字数规定的。在它极其有限的篇幅里,他面对的是最棘手的关系——臣对君;他分析的是最重大的利益关系——大到国家兴亡,小到做人难易。

  奏折按类型可分为陈情,言事,劝谏,弹劾,自辩等。我想把它翻译成当下职场语境分别应该是和上级沟通情感,对上级提建议,提意见,告状,自我申辩。而这些是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会遇到的问题,也会直接关系到职业发展顺利与否。

  在现场,嘉宾就对照历代名折,正反面详细解读,从而理出处事的方式方法,力求达到积极效果。

  听完一席话,我都感慨良多,受益良多!

  童年找乐,明天我找些图片贴上,嘉宾的那些形象估计大家没见过的!冯小宁《五星夜话》揭葛优20年前片酬

 

 预报一下: 明天要播出的是说小成本电影的困惑和生存之道!

附宣传稿

 

冯小宁揭葛优20年前片酬   王小帅谈《左右》获奖后的无奈

王小帅、冯小宁、马俪文做客《五星夜话》揭中小成本电影生存之道

 

    中国的电影市场曾几何时一度是引进片的天下,但继《英雄》之后《满城尽帶黄金甲》、《集结号》、《投名状》、《长江七号》等大片部部精彩,票房火爆,超级大片《赤壁(上)》更是携8亿的投资,众多国际影星的加盟,公映一个月就获取了近4亿的票房收入。然而有多少人有一掷亿金的胆魄?更多的人是用中小成本电影在试探电影市场的生存之道!在11月7日晚21:40北京卫视播出的《五星夜话》栏目中,凭借《左右》获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的导演王小帅、目前热映的《超强台风》导演冯小宁及《我叫刘跃进》的导演马俪文等齐聚五星台,为观众揭开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

 

             刘震云打哈欠NG15次带遗憾离开

    中小成本电影是指总投资额在100万美元左右的电影,相比那些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投资的大片来说,由于经费的限制,无论在题材选择,演员聘请,制作规模还是宣传力度上都处处精打细算,力求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艺术效果,虽然举步维艰,但仍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年初由刘震云小说改编的贺岁电影《我叫刘跃进》就票房火爆。谈到这部城市举办首映式最多的电影幕后点石成金的运作秘诀时,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高军和马俪文共同提到了宣传的重要性,马俪文还在节目中大揭刘震云首度客串角色却NG15次的尴尬经历:“那天他带了几个西瓜来探班,我让他演的是一个打哈欠的镜头,就像高军老师说的当年汤姆克鲁斯、哈里森福特在打哈欠上都栽跟头,NG很多次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最后刘老师是带着遗憾离开剧组的。”

 

             零宣传费的《左右》只能靠软宣传

    王小帅的《青红》和《左右》都曾在国外顶级电影节获得过大奖,但很奇怪的是如此多的小成本电影在海外电影节上风光无限,但在国内却赚钱乏术。那么这种走出去的战略,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逃避?

虽然是在国外获得大奖的影片,但《左右》的宣传经费不仅比不上那些大片,甚至在中小成本电影里都算是令人咋舌,王小帅在节目现场也大吐苦水:“我们曾经花了很多精力去解决要拍什么电影,要怎么做电影或者怎么让自己的真正的能量释放出来,可是真到市场上的时候,这个流通环节,怎么消化它,我觉得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左右》这部片子的宣传经费是零,我们只能靠软宣传引起媒体的关注。

 

 

              葛优20年前片酬仅500元

    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黄河绝恋》、《红河谷》和《紫日》相比很多观众都不陌生,他不光能编会导,而且心灵手巧,制作的道具几乎可以乱真,很多国外电影需要上千万美元拍摄的特技镜头,他用几块木板,甚至几个药瓶盖就给解决了。更有甚者,在电影《紫日》中,他还充当了一回特技演员,经受了烈焰的考验……

    要说到谁最能少花钱多办事,那在电影导演中首屈一指的就要数冯小宁了。从二十年前他的第一部电影《大气层消失》到正在热映的《超强台风》,无论多大的投入他已经习惯了节省成本,在节目中他更是谈起二十年前和葛优合作时的“捉襟见肘”:“二十年前我拍《大气层消失》时成本是40万,全组挤在一个面包车上。当时我们穷怕了,为了节省胶片我喊停的时候特别急,那会葛优还没有成名,整个电影的片酬只有500元。”

 

影片上映档期重于故事和特色

    虽然中小成本电影不能与商业大片PK票房,但也不能总是以海外获奖作为自己票房惨淡的借口,如何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向墙内也香的转变?如何利用海外市场的认可策动国内市场?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国内市场的“钱”途?

    除了几位中小成本电影的导演,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正在热映的《即日启程》女主角著名电影音乐人居文沛和著名编剧史航都在现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作为非常支持青年导演工作的盛世华锐青年导演投资公司总裁高军则给了所有青年导演六字箴言“故事·特色·档期”,他表示好的档期甚至要重于电影本身的特色和故事性。

在节目的最后栏目组还播映了一部DV拍摄的作品让导演和观众猜测成本,比起观众喊出的“几百万的天价”,几位导演还是很“慧眼”把作品的价格猜得八九不离十。

 

    想知道当红大牌葛优20年前的片酬内幕吗? 而多次扬名海外的《左右》导演王小帅又有怎样的无奈?还有《我叫刘跃进》的票房火爆又是缘于怎样的幕后运作?且看电影市场点石成金的高手为您揭示电影赚钱的制胜秘笈,一切谜底尽在本周五晚21:40北京卫视《五星夜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