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威海刘公岛相隔十年后的约会

标签:
杂谈 |
这节目录得辛苦,后期编辑也是几易其稿。不过希望是好事多磨!
这张照片是我特意请嘉宾唐师曾老师为我拍摄的,我也特意挑了这个地方——博物馆的牌楼底下。因为十几年前还在上初中的我,就随学校的夏令营团来到刘公岛旅游,当时就在我现在站的同样的地方留下了一张相片。相隔十多年,相同地点的两张照片,不禁感慨时光荏苒。
这张照片我淘气了一下,蹭拍了一张
这位老先生是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的前任馆长,也是第一任开馆元勋。他给人的感觉非常的朴实,和蔼。而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黑”。老馆长一个劲跟我说:“找个树荫躲一躲吧,这太阳你受不住的。”我还没当回事,可第二天就爆皮儿外加过敏了,同去的人几乎没有幸免的。
老馆长在岛上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刚上岛时,整个岛还没通电,仅靠煤油灯照明。
不过最难熬的是寂寞。当时没有游船,只有军队才有舰艇可以登岛,所以离岛很难。
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年三十是在岛上独自一人过的了。
私下聊这些的时候,老馆长都是淡淡的说的。不过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也是英雄,因为通过他们的努力,这一段历史被更好的铭记了!
开录之前,在和嘉宾做沟通。照片中还有两位,一位是方堃老师,还有一位是威海的孙兄,这是一位甲午迷。录像之后直抱怨我,给的发言的机会不够多!
这是在东弘炮台,当年水战时,靠它固守北边的防线。
我同我们栏目的制片人国培源老师在此留念。看他昂首挺胸,有点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意思吧。
节目录完了,好轻松,在海军公所门口,也学海军敬个礼。只是被同事们嘲笑,这哪是敬礼,分明是在挡太阳
一场屈辱,惨烈的甲午海战,让后来的中国人自省,探索,崛起。在离岛的游船上,大家纷纷在国旗旁留影。我也是。我身后隐隐可见的是刘公岛。
在此对唐师曾老师特表感谢,为我拍摄了那么多好照片!辛苦老鸭了!
另附节目宣传稿:
今年是第一支近代化的中国海军北洋水师成立120周年,从四十多年前的电影《甲午风云》到即将开播的《台湾1895》,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揭开了人类铁甲海战的新时代,留下了太多扑朔迷雾的未揭之谜。在10月31日晚21:40播出的《五星夜话》栏目中,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海军史的专家方堃、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专家关捷及栏目组成员齐聚威海刘公岛,为观众解密甲午海战的几大谜团!
很多人认为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水师不堪一击,最后以惨败结束了战争。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年,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甲午风云》深入人心,可就是在这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影片中,同样存在着很多疑问。很多人误以为甲午海战是日军先开的炮,可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专家关捷却称打第一炮的是我们的定远舰:“兵法有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北洋水师率先展开进攻,就是为了抢占先机,争取主动,这在战场上是无可厚非的。定远舰开炮之后,丁汝昌随即下令水师编队迎战。”而关于北洋水师阵型上的错误关捷在现场也予以了否认。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饰演邓世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为我们成功塑造了这个满腔热血的爱国将领形象。但对他撞向吉野的行为,后来却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是一种鲁莽的行为,不该是一位优秀将领的决定,还有些人认为邓世昌将自己的宠物狗养在战舰上,更加不符合优秀将领的作为。那么,我们的专家在这一点上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在所有到场的专家眼中,邓世昌是我们中国人的民族。尽管在技术战略战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却体现了一支主力舰舰长的战争观和气节观。而关于军舰上养宠物就是腐败的问题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在军舰上养宠物,是海军地势上的一个传统,俄罗斯军舰上养过黑熊,这个英国军舰上养过猫,澳大利亚军舰上养过袋鼠,就连日本的军舰上还养了一头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