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威海刘公岛录制《五星夜话》重新感受甲午战争

(2008-09-10 00:52:43)
标签:

杂谈

   终于回来了威海刘公岛录制《五星夜话》重新感受甲午战争几天没有上网更新了,一直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出差,录了一期五星夜话的特别节目《甲午祭》,今年是2008年,是第一支近代化的中国海军北洋水师成立的120周年。这只成立之时装备能位列世界前六位的海军,却在六年之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站在刘公岛上,望着眼前的那片现在看上去平静而繁华的水域,想象着114年前这里有着怎样的硝烟弥漫,有着怎样的惨烈悲壮!

  这是一场屈辱的战争,深深刺痛了国人的神经。但这次的刘公岛之行,却让我觉得其实正是这场我们心里不太愿意提及的战争,带给了我们很多力量,如果说在北京看长城,我们感受的是自豪骄傲的话,那在威海登刘公岛,则告诉我们,曾经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我们要把他找回来。于是在这之后的100年的时间里,我们自省,探索,发展,崛起。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每个人都应该去刘公岛感受一下!

    明天我一早还要去苏州出差,今天先聊到这。等我回来,我再细聊并传些照片给大家看吧!

    感谢唐师曾老师"友博相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761450100apsf.html

 

下面是我主持的《五星夜话》栏目中秋节特别节目的预告稿件:

威海刘公岛录制《五星夜话》重新感受甲午战争威海刘公岛录制《五星夜话》重新感受甲午战争威海刘公岛录制《五星夜话》重新感受甲午战争

   

濮存昕酒后吟诵《月下独酌》   于丹爆料过世父亲给母亲写下的情诗

于丹、“李白”濮存昕中秋节做客《五星夜话》把酒吟诗

 

“李白这一生跟明月的关系,三分笑成了剑气,余下的七分酿成了月光。”法定节假日修改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将至,正如于丹总结李白和明月的关系所说的那样,古代唐诗中有很多描写月亮的名诗名句。为什么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历代文人对月亮的咏颂寄托着什么样的对月情怀?在 9122140北京卫视播出的《五星夜话》节目中,著名学者于丹、红学专家周岭和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汇聚《五星夜话》,为您解读中国人的对月诗情。

 

          “李白”濮存昕酒后现场吟诵《月下独酌》

 

中国的“月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有嫦娥奔月、貂蝉拜月的传说,而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月亮已经成为了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一个载体。翻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之诗是俯拾皆是,而且更不乏民间佳作。在饮过桂花酒之后,曾经扮演过“李白”的濮存昕在现场讲述了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这种节日的盛行据说和唐明皇的倡导有关,唐明皇可能对于月有一番他自己的情怀。据说他自己曾醉游月宫,好像自己喝醉之后好像偏偏地跑到月亮上去游玩一阵,然后就有了霓裳羽衣舞等传说,从那时起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就成为民间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我们说的大唐的气象,一开始月亮就不是个人情怀的一个意向,而是由明月而照见了一种亘古不变的追问,照见了在时空感悟里人的情怀。李白一生如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十个字是一种多么奢华的一个景象,一个人内心所有的喜怒哀伤、悲欢离合和宿命的向往,都在此刻喷薄而出。李白这一生跟明月的关系余光中先生说得好,他说酒入豪肠,三分笑成了剑气,余下的七分酿就了月光,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于丹在现场点评李白与月亮之余,还“忽悠”濮存昕把酒吟诗,在现场“酿”出一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于丹爆料过世父亲给母亲写下的中秋情诗

 

《老子》里有四个字叫光而不耀,是说中国的文人不追求那种光芒四射的张扬,像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苏轼的《西江月》等都表达了中国古人对月亮的情感。而当周岭老师在现场提到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时,于丹还在现场独家爆料已过世的父亲曾在一个中秋月静的时候把这首诗写在一张卡片上,和一支桂花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在母亲生日当天寄回家中,来表达对她母亲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李煜的《虞美人》和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都表达了月亮和他们内心情感的融合,于丹对“今月和古人的关系,和来世的关系”进行了经典的总结:“月亮其实是人生一道永恒的景片。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它就会把这种心情格外的放大,你欢喜的时候月亮让你特别欢喜,你忧伤的时候月亮让你格外忧伤,明月对人心有的时候就是一部历史。”

   

    在节目的最后,几位嘉宾在周岭老师的指导下在现场举行了“拜月”仪式,在场的观众也奉上了自己创作的各类和月亮、中秋有关的作品。当人们仰天看明月的时候,“圆月如盘,残月如钩”才会有让我们跨越时空之感,才会有生发出很多的情感和感慨。究竟在这期节目中还有哪些关于中秋节令人感动的故事和画面?敬请期待本周五晚21:40在北京卫视播出的《五星夜话之中国人的对月诗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