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2023-07-23 15:02:53)
做了一晚上的梦。如现实中的网络世界信息扑面而来,满满当当,让人无从选择。
六月六的清晨。清亮,碧绿,有激越的鸟声从近处的树林中传来。似醒似睡的我,脑中闪过一系列空杆植物。结丰硕的果,但是植杆是空的。
豌豆,蚕豆,麦子,水稻。它们的杆子都是空心的。外实中空。吹一口气畅通无阻。小时候,剥完蚕豆用它粗壮的豆杆撕开一小段,分成四瓣按平,上面放上剥好的豌豆,吹呀吹,小小的豌豆随着吹的气息在豆杆上“随气起舞”,时高时低,力气用得恰当,豆子不会掉下来,在空中翻滚腾跃,那一季豆熟欢乐了整个童年。
朦胧中不知脑中怎么会闪现这些植物。可能现实中思虑太多,这清凉的清晨,潜意识中闪现的这些事物喻示“放空才能解脱。空,是终途。
岂止小麦,稻子,豆类。还有清高的竹子。果实沉甸,叶子茂盛。
百度了一下“小麦杆子怎么是空的?”
有答案“这样的结构,更好地抵抗外界的力量。同样分量的材料,造成中空而较粗的支柱,比之中央实而较细的支柱,其支持力要强些。
比如从植物进化来说,竹子的茎最初也是实心的,后来在进化过程中,其茎中心的髓逐渐萎缩消失,成了空心,而且竹子生来就没有次生组织,茎长到一定的粗度就不再加粗了。同样分量的材料,造成中空而较粗的支柱,比之中央实而较细的支柱,其支持力要强些。
竹子茎的结构正是这样。茎加强了细胞壁上厚的机械组织和维管束(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组织),将中心的髓部(一些薄壁组织)退化,就成了管状结构。竹子遇到刮风下雪,能有很强的韧性,其道理也在这里。
原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进化的力量,物竞天择。那些困扰似乎有了答案。
放空思虑。自然与社会本为一体,自然选择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后一篇:七月日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