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细读红楼之第一回(4)
(2013-01-14 17:48:54)
标签:
细读红楼第一回文化 |
分类: 转载 |
转帖:细读红楼之第一回(4)
作者:前世我是雪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
乃:于是。
步月:月下散步。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
【蒙侧批:也是不得不留心。不独因好色,多半感知音。】
还是和前批“今古穷酸色心最重”对照着看。贾雨村这时候是大志未展之时,空有一腔雄心壮志,没有知遇之人,所以心中有一种对知音的渴求,所以肯定会把看了他一眼的人时刻放在心上。
【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甲戌双行夹批: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这是本文第一首诗。后文中展现闺中女子情窦初开时细腻情感的诗非常齐全。我觉得雪芹写这书,其中也有传诗的目的。
香奁lián: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借指闺阁女子。
闺情:闺中女子情窦初开时的细腻情感。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还没有实现平生的愿望,人生经历却又常常使我增加一些忧愁。
卜:实现。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烦闷的时候经常皱起眉头,离去的时候常常反复回头张望。
敛liǎn额:皱眉。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站在风中,看自己在风中(暗喻风尘之中)的影子形单影只,试问谁才能合适成为我的好伴侣呢?
堪kān:可以。
俦chóu:伴侣。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月光啊,如果你有意撮合,就先照上我心爱的美人所在的闺楼,帮我传达我对她的情意吧!
蟾光:月亮的光。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搔sāo首:以手搔(挠)头。比喻焦急或有所思。
【玉在椟中求善价,】
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子罕》,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孔子把自己比作是一块美玉,正在等待识货的商人,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期待各国统治者能推行他的理论;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他期待着能得到贤明君主的重用,可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孔子的仁政最终也没有等到识货的商人。
所以看出来贾雨村是个很想攀附的人,怀才不遇,一心想往上爬。
椟dú:柜子,匣子。
【钗于奁内待时飞。】
传说汉武帝时有仙女送给她一个装有玉钗的匣子,武帝把这个钗放在了一个梳妆用品的匣子里,两代过去,到了孙子昭帝时,有人打开匣子,却见一只白燕从匣中飞出升天而去。
就是说等待时机来的时候这个贾雨村要青云直上,一展抱负。
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甲戌侧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玉在匮中求善价,说的是黛玉。钗于奁内待时飞,说的是宝钗。
【甲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
前面一句的作用是为宝玉和黛玉同列一传,黛玉期盼的是和宝玉有一段完满的姻缘(善嫁)。
这一句的作用则是为宝钗和宝玉同列一传,宝钗期盼丈夫宝玉能像雨村(时飞)一样走上仕途之路。
这自然是书中的关键。
合传:传记文的一种。纪传体史书中数人合列于一传,称为合传。
正眼:关键。
【蒙侧批:偏有些脂气。】
偏:与愿望、预料中的不相同。
脂气:比喻诗文中香艳的风格。
这首诗香艳的风格,与贾雨村的个性有一点点不太吻合,贾雨村一心仕途,不是那种沉迷于温柔场中的人,怎么会有这样香艳风格的诗词呢?后文中知道原来是“不过偶吟前人之句”。
【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
何敢狂诞至此:怎么敢狂妄自大到如此程度。
【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具:备,办。
小酌:随便的饮宴。
芹意:古时有人认为并不珍贵的芹菜味道很美,就向一些富贵人家称赞,而富贵人家偿后,却觉得很难吃。所以后人常用“献芹”和“芹意”等作为送礼和请客的谦词。
【雨村听了,并不推辞,】
【蒙侧批:“不推辞”语便不入故套。】
雨村他觉得自己是英雄人物,受到别人重视是应该的。这就是他的性格,干嘛非要学人家写的,虚情假意客套一番呢,过分的谦虚就是一种虚伪。
【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
拂:违背,不接受。
【甲戌侧批: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
豁达:是一种乐观的豪爽,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
很爽快的答应了,看得出雨村很豪爽洒脱、气度不凡,不扭扭捏捏客套的人。
【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复过:又到。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须xū臾yú:极短的时间,片刻。
【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
款斟漫饮:慢慢的倒酒,没有约束的喝酒。款,缓慢。漫,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
飞觥gōng限斝jiǎ:频频传递酒杯劝酒,用于形容宴饮气氛热烈。觥,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并附有小勺。斝,青铜制,圆口,三足,用以温酒。
【时逢三五便团圆,】
每到十五的时候月亮就会圆满,
【甲戌侧批:是将发之机。】
月圆表示功德圆满,表示雨村发迹的机会快要来了。
【满把晴光护玉栏。】
满月的月光照耀在玉石栏杆上。
【甲戌侧批:奸雄心事,不觉露出。】
这满把晴光四射可以理解他的抱负展现的样子。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天上的明月才出现,所有人都仰头观看。
【甲戌眉批: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
这首诗并不是主题所在,不过要想把雨村描写的鲜活,不得不用这首诗来展现他奸雄本色。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
中秋诗起:用这首诗开始,因为这首诗“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的甄士隐,有机会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才引出了爱哭的林黛玉。
中秋诗收:指的就是黛玉湘云中秋联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首预言黛玉结局的诗,而黛玉的死就是在中秋之夜。
起诗社于秋日:第三十七回始中秋之后贾政远行,随之开始大观园女儿们组成了海棠诗社,而起诗社也是大观园中女儿们最开心美好的时光。
【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所叹息的是三个春天,却用三个秋天作为关键之所在。因为秋天以后万物凋零,红楼梦里三个美好的春天,
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
接履lǚ:也叫接踵,接触到前面人的足跟。这里的意思是紧接着。整句就是平步青云、飞黄腾达的意思。
【蒙侧批:伏笔,作巨眼语。妙!】
为贾雨村后面中进士伏笔,甄士隐看出贾雨村必能腾飞高举,把这句看作巨眼识英雄的话。妙在甄士隐有伯乐之眼能未卜先知!
【乃亲斟一斗为贺。】
【甲戌侧批:这个“斗”字莫作升斗之斗看,可笑。】
这个斗有点夸张了,就是一杯酒而已,如果是升斗的斗,那一斗十升,哪来那么大的杯子,可笑。
言下之意不就一首诗吗,有必要那么夸张,重视成这个样子吗!
【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
【甲戌侧批:四字新而含蓄最广,若必指明,则又落套矣。】
时尚之学:就是科举应试,但是如果说科举的话就俗了,所以新、含蓄。
【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充数沽名:滥竽充数,沽名钓誉。
措:筹划办理。
【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
【蒙侧批:“义利”二字,时人故自不识。】
义利二字,当时的人都当做看不见。就是说那时候,有情有义很少,能雪中送炭之人少之又少。
【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
大比:科举考试的称呼,其名起于周代。乡试、会试都是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中试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叫做会试,会试合格的即称为进士。之后天子亲策于廷,叫做殿试,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春闱wéi: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犹春试。闱,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
【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谬识:错误的认识。
【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1两白银=1000文钱=1贯(吊)=约合人民币200元(1文钱=人民币0.2元)
可是现在通货膨胀很厉害,以前月薪一千多就是高工资了,现在月薪三千多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人民币!!!一笑。
在清朝乾隆年,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200左右。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等于花了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要放在唐朝的时候,一两银子则大约折合1000元左右。
一串钱就是一吊钱,康熙所记“银每两换钱一千文”,这一千,俗称一吊。按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每一个马上人要钱一吊。一吊者千钱也”说明,吊是以千计数。但各个地方,各个时期,多少钱为吊,并不一致。
【甲戌眉批:写士隐如此豪爽,又无一些粘皮带骨之气相,愧杀近之读书假道学矣。】
是说甄士隐很慷慨豪爽,没有丝毫不情不愿、扭扭捏捏,惭愧死现在那些假道义的读书人。
粘皮带骨:皮和骨头粘在一起脱不开。比喻办事不麻利、纠缠不清或头绪纷乱。
【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黄道之期:也就是黄道吉日。万事皆宜,办事的好日子。
晤:遇,见面。
岂非大快之事耶:难道不是一件让人心里很痛快的事吗?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蒙侧批:托大处,即遇此等人,又不得太琐细。】
雨村倨傲自尊之处,即然写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就不能写得太琐细的表达谢意,要写得大气一些。
托大:倨傲自尊。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日
(备注:一个更又分为五点,一个点合现在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三更两点就是指夜间11点48分。)
直至红日三竿方醒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
红日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近义词为日出三竿、日上三竿。
【甲戌侧批:是宿酒。】
宿酒:因过量饮酒导致的醉酒后状态。
【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投谒yè:投递名帖求见。谒,名帖。
【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日
(备注:一个更又分为五点,一个点合现在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三更两点就是指夜间11点48分。)
【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
读书人不讲什么吉日不吉日的,总是要以最重要的事情为重。
黄道:黄道吉日。万事皆宜,办事的好日子。
黑道:黑道日就是凶日,不宜举行重大活动。
事理:事情,事项。
【甲戌侧批:写雨村真令人爽快。】
前文甲戌的批,表现的是雨村真是个英雄。这里一样,是赞赏雨村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甲戊本的批在这方面,是肯定贾雨村的,纵使后来这个人很可恶,但优点毕竟是优点,人总有优点和缺点的。
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
倏shū忽:一转眼,忽然。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这天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
【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社火:为祭神、庆贺节日等事扮演鼓乐、歌舞、百戏、杂耍等,叫做社火,也叫做射虎。
花灯:元宵节又称灯节,花灯是必备的过节物品。第十七至十八回以及五十三回,都着意描绘了贾府花灯技艺精巧,品类繁多的盛况。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甲戌眉批: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
士隐夫妻二人伤心成这样也没有用了,女儿英莲已经丢了。
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儿女总是痴心的,不管儿女是什么样子,而做儿女的却很少能体谅父母的痴心。
【蒙侧批:天下作子弟的,看了想去。】
天下做小辈的好好去想想吧。
【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看看的:渐渐的。同堪堪的。
孺人:妇人,旧时对妻的通称。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
三月十五:农历三月十五日,传为“财神菩萨”诞日,商家店铺多奉祀求财。用财神菩萨生日这天家业烧成瓦砾场,不得不说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炸供:就是用油炸制一些面食来当作供品供奉庙中的神明。
【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
【甲戌侧批:土俗人风。】
竹篱木壁,竹子做的篱笆木头做的墙壁很不牢靠,用来隐喻当地的本地民风,贪图小利、自私不可靠。
【蒙侧批:交竹滑溜婉转。】
交竹:古代织机部件。两根长二尺﹑粗如手指的竹棍,交错的夹住经线,将经线按一上一下的顺序交错开,达到织布的目的。
滑溜:某个事物表面非常光滑。
婉转:翻来覆去的样子。
所以这里的“交竹滑溜婉转”说的是当地风俗是,形容为人处世反复无常、见风使舵,不可靠。
【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甲戌眉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南直隶,明朝时南京之称谓也。在《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南京)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说的是靖难之役朱棣的部队攻占南京后,明故宫一片火海,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而导致明故宫火起的真正原因,是朱允炆在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所以“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的削藩,是导致靖难之役爆发的原因。
【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
随分就价:按当时的价格随便买些地。随分,随便就便。
【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
生理稼jià穑sè:是指居家过日子。生理,就是理家。稼穑,就是指农活,到田里干活,或者是收租,理财。
【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
现成话:早已准备好的话。
【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上年惊唬hǔ:前几年受到的惊吓。
暮年之人:暮年只是一个大概年龄,相当于晚年的意思,所谓晚年即是指不参与劳动的年龄,五十以后。暮,傍晚的意思。
下世:去世,死亡。
【蒙侧批:几几乎。世人则不能止于几几乎,可悲!观至此,不】
几几乎:差不多接近于危险了。一几,副词,几乎、差不多。二几,动词,接近。乎,表示对象、程度等。
世人则不能止于几几乎:这个世上的人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却不能悬崖勒马。
【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
挣挫:挣扎,用力支撑。
【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
落脱:放浪不羁。同落拓。
麻屣xǐ鹑chún衣:麻鞋破衣,形容衣着穿戴破烂不堪,生活困苦窘迫。
【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
宿慧:从前世而来的智慧。佛教认为,“宿慧”在今生遇到机缘,就会显发出来。
【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
且住:慢着,暂止。
解注:注解,解释字句的文字。
【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蒙双行夹批:要写情要写幻境,偏先写出一篇奇人奇境来。】
写作手法,就跟前面批语说的,要写荣宁世宦大家,偏先从甄府地方乡绅写起。是从小到大,渐次进展的手法。并且写的云山雾罩、虚虚实实。
好了歌解注浅释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笏:笏板,是古代官员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笏满床》出自清代的戏曲,说的是唐朝郭子仪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婿全部在朝为官。郭子仪过六十大寿的时候,七子八婿全部都来祝寿,把满床堆的全是笏板,一般人家有一个笏板就不得了了,可他家床上堆了十几个,借喻家族昌盛,富贵之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不要看现在是陋室空堂,但是当年可是不得了的家庭。
【甲戌侧批:宁、荣未有之先。】
宁荣二府还没有衰败之前,家族显赫一时的景象。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你看现在是衰败的草,枯掉的树。但是当初可是非常的繁华,是大家族看戏唱歌娱乐的场地,非常的热闹。
【甲戌侧批:宁、荣既败之后。】
宁荣二府败落之后的景象。
【蛛丝儿结满雕梁,】
说的是一个家族曾经繁华过,但是现在没落了,蜘蛛的丝结满了房子。
【甲戌侧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
贾家败落了,大观园里的潇湘馆、紫芸轩的主人已经不在。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可是如今又经过粉刷装修又搬进来一个政府官员,他又加了新的纱窗又开始繁华了。
【甲戌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这里应该说的是八十回后贾雨村等人恩将仇报,占了贾府。
【甲戌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
先说了场景,一会新荣一会衰败,一会富丽堂皇一会腐朽凋零,已经可以看出对荣华的渴望让人无法了结。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在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用的是最好的化妆品,可是不知不觉的两鬓的头发却变白了,感叹时间的流逝,感叹再美再青春,最后都难逃变老的命运。
【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
宝钗和湘云都是经历曾经繁华,可时间易逝,最终白首而死去。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昨天才参加了葬礼,为人送葬送行。
【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脂批清楚的说出了黛玉和晴雯都是早死。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今天又新婚洞房花烛夜。葬礼是“杯具”,而新婚是“洗具”,用对比的方法,在“杯具”和“洗具”之间让我们感悟世事的无常。
【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一段妻死送葬后又纳妾,忽而恩爱,忽而悲痛,对情意缠绵的渴望让人无法了结。
倏shū:忽然、很快的。
这里的脂批应该说的是,黛玉死在前,宝玉娶宝钗在后。
【金满箱,银满箱,】
当年金子一箱箱的,银子一箱箱的,很有钱。
【甲戌侧批:熙凤一干人。】
脂批阐述了凤姐很有钱,腐败贪污公款,又借钱收利。
【展眼乞丐人皆谤。】
但是转眼之间却变成了乞丐,所有的人都来笑你骂你侮辱你。
【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
这里脂批清楚的说出了贾宝玉和甄宝玉最后都沦落街头为乞丐,所以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史湘云和贾宝玉不离不弃共同乞讨。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我们常常感叹身边的谁又得了癌症,其实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可是好了歌告诉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更加感叹人生的世事无常。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教育的很好,家教很严格,但是说不定最后就做了土匪强盗了。
【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
一段短暂的时光,悲伤和喜悦的心情让人无法了结。穷困的生活,富贵欲望,贪婪之心让人无法了结。
石火光阴: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嗜shì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嗜,贪求。
【甲戌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
【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
脂砚斋清楚的说出了柳湘莲在父母死后做了强盗。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嫁女儿,大家都想嫁个好男人,有房、有车、又是公务员、身高180以上、张的英俊、又会关心体贴人。大家都想嫁个好的,但是谁知道最后可能却流落到了妓院做了婊子,人生无常啊。
【甲戌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
一段儿女死无所依,活着的时候筹划计算都是一场空,这种想有个好归宿的痴心让人无法了结。
脂批没有点名是谁最后流落到了妓院,应该是不止一个女儿流落青楼。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一直都觉得官位不够大,一直拼命往上爬往上爬,可最后却下了监牢,上了枷锁。在政治场上这样的事情非常的多。
【甲戌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
脂批说的是贾赦、雨村因为贪念权利欲而被捕入狱。联系“一捧雪”看贾府的败落,贾雨村对贾家落井下石,最后自己也没落个好下场。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昨天一直觉得自己很可怜,冬天穿了一个破棉袄,过冬的时候差点冻死掉。今天却嫌弃自己身上一品大员的衣服太长了。富贵了忘了贫贱的遭遇,吃饱了忘了挨饿受冻的痛苦。
紫蟒:一品大员的官服,这里借喻地位显赫。
【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
脂批说出了贾家败落后,贾兰、贾菌考取了功名。
【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一段功名的进升和降免身不由己,苦苦的去争名夺利,高兴和惶恐无法了结。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历史上朝代兴亡,人来人去更迭不休,都是乱哄哄的你来我去。
【甲戌侧批:总收。】
这里的脂批是一个总结。
【甲戌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
总结了古今无数痴迷的人,共同经历了一场人间梦幻,这种梦幻纷纷扰扰的更替,永远都无法了结。
【反认他乡是故乡。】
把人生的繁华富贵作为“故乡”。
【甲戌侧批: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
对于大荒山的石头来说,繁华富贵都是烟云,最终还是要回去复归本质的。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真的是太过荒唐,所有的一切到了最后,原来都是为别人准备了嫁妆,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场空而已。
【甲戌侧批: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
语虽然是前人旧句,但用在这里非常妥当。如果真能领悟,就能真的好了。
为他人作嫁衣裳:字面意思是说给别人在做嫁衣,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说忙来忙去,自己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促成了别人的好事。这句话最初的出处,是唐代诗人秦韬tāo玉的《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甲戌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这种类型的歌谣本来就不应该太雅,怕歌词不能通俗易懂,所以就这样用通俗的形式显得很妙。其中说到悲痛处,又不是一句俗语能够解释清楚的。
【蒙双行夹批: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
谁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时事就是如此,但是能放下的只有真正的智者勇者。
龙象力者: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家用“龙象”比喻阿罗汉中有最大能力者。
士隐便笑一声“走罢!”
【士隐便笑一声“走罢!”】
【甲戌侧批:如闻如见。甲戌眉批:“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蒙侧批:一转念间登彼岸。靖眉批:“走罢”二字,如见如闻,真悬崖撒手。非过来人,若个能行?】
这里离去的甄士隐、最后悬崖撒手的宝玉,非过来人,不是经历过万般世态的人,哪个能做到。
如闻如见:像听到他的声音,像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如果你没有体会到“如闻如见”,那你一定是没有经历过的“非过来人”。
【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象在哪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
【甲戌侧批: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
娇杏跟贾雨村没有发生什么不检点的儿女私情,所以才有当夫人的福份。封建礼教认为“情”是不好的,跟“淫”差不多,是应该坚决摒弃的。
【蒙侧批:起初到底有心乎?无心乎?】
当初“不免又回头两次”,不是回头一次而是两次。应该是有心又无心,介于两者之间。
其寓意是费尽心思,处心积虑想要做的事情不一定做成,但是有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事情却办成了。有时候越想得到的反而得不到,万事随缘一点就是其中寓意。有“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寓意。
第一回尾批
【蒙:出口神奇,幻中不幻。】
内容写的云山雾绕、玄幻奇异,虚幻的情节却有不虚幻的哲理。
【文势跳跃,情里生情。】
文章的脉络发展和写作手法不古板,叙说的情节让人能够深切体会到其中的情理。
【借幻说法,而幻中更自多情,】
借着虚构的情节讲道理,而在这虚幻的情节中更能看出世事人情。
【因情捉笔,而情里偏成痴幻。】
因为要写情才写下这书,而最后却写成了疯疯癫癫一场空的甄士隐去。
【试问君家识得否,色空空色两无干。】
想问问大家看得透吗?色空和空色两者是不一样的。色是一种呈现,空才是事物的本质。(这句如同参禅,直译则了然无趣。)
空: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
色:万物的外形,颜色等等外在的特色,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