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浒》词解(二):老种、小种经略相公

(2012-11-07 13:39:04)
标签:

水浒

词解

文化

分类: 我读故我在

《水浒》词解(二):老种、小种经略相公


王者玉



 

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仁宗)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

                                            ——《水浒传》第一回

王进道:“母亲说得是。……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何不逃去投奔他们?……”

                                            ——《水浒传》第二回

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

                                            ——《水浒传》第三回

鲁达……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水浒传》第三回

老小邻人径来州衙告状。正直府尹升厅,接了状子,看罢,道:“鲁达系是经略府提辖。”不敢擅自径来捕捉凶身。……经略回府尹道:“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

                                             ——《水浒传》第三回


 

    老少二人,,且是爷俩,父亲是老种经略相公,名叫种谔,儿子是小种经略相公,名叫种师道

    爷俩是种世衡的子孙,种世衡在历史的名望更响亮一些。

    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人。1040年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当时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强化延州的防御。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西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就和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看来这种世衡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当时范仲淹镇守边关,威镇西夏。西夏人有范老夫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之称。范仲淹听说种世衡这个人长期在陕甘地区任职,特别擅长和善于同少数民族打交道,而且无论是在汉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他的威信都很高,便在巡视环州时特别召见了他,并且委以重任,让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同时勉励:世衡素得羌心,而青涧城已固,乃奏徙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 

    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后,果不负范仲淹所望,始终恪尽职守,做出许多巩固民族团结,联合羌人同仇敌忾对付西夏的实事。如羌人酋长慕思的部落最强,他常与之交往,彼此之间建立了兄弟一般诚实可信的关系,因而深受慕思的敬重,由是得其死力,抗夏保国,坚守阵地,以致夏军不敢进犯。 

    种世衡也是有功于大宋的重臣,种家世代镇守边关,几乎可以和杨家将媲美。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也就是书中称的“经略相公”。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比称呼老爷亲切。这经略相公是军政合一的地方官员,权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大家看书中鲁达打死郑屠后,因为鲁提辖鲁达是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请示了经略相公,得到同意后才敢下文书捉人。可见当时经略相公的权力确实极大。 

     《水浒》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看来好汉们对镇守边关的功臣名将还是极为尊敬的。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