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2023-08-27 13:51:10)
分类: 美术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难忘的记忆》画刊选登(连载936

著名漫画家王凯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曾担任陕西省漫画研究会代会长

陕西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副会长、书记

作品荣获全国九届美展铜牌

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佳作奖

核桃渠纪事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日子-同学“尖鼻儿”

文图/王凯新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尖鼻儿,大名张治安,是一起插队的同学。因鼻梁高、鼻头尖,故在校时落下了这样一个外号。他单纯善良、与世无争;他五音不全,但喜欢哼歌;人缘极好,是人都喜欢和他说笑;他穿着时尚,喇叭裤脚不掩红线裤、大翻领露海魂衫。他身体不好,队里照顾他,让他做了队里的羊倌。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1969年腊月,忙了一年的我们,杀了自己养大的猪,磨了自己分得的小麦,拆下盖了一年已成灰色的白被单,将二、三拾斤面、小十斤肉,一点菜籽油打成背包,准备带回家过年。当年打击“投机倒把”,不许粮食上汽车,我们决定走九十里山路到三原县,再坐火车回西安。我问张治安行不,他说女生能行他也行。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一天午饭后,我们扛起四十多斤重的背包,一行九个十六七不到二十岁的男女娃娃们,向着爷台山东南出发了。走过头十里路,步子就慢下来了,走到二十里的时候,休息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不到石桥,天就黑了。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当走到三十里休息的时候,张治安和几个女生靠着地畔,竟然睡着了。大家靠着地畔坐下,就再站也不起来了,都累得散了架。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好在我们在路边村子的饲养室,打听到一个好消息:他们队,一会儿要用架子车,送磨面机的钢磙到三原县去修理。车来了,那个钢磙不大,车厢容得下路旁我们所有的行李。征得车主的同意,装上行李,唤醒同学,我们拉车,与车主结伴同行。有了架子车,很快就跑下了山。接着向东一马平川,次日中午,赶到了三原县。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谢过车主,背起行囊,来到车站。当年乘火车如上人山,我们约定分别挤上闷子车,到西安后不再集合,各回各家,过年再见。那天,我们三男六女九个同学,分别挤进了开往西安的闷子车......爬进车厢,卸下背包,挤坐在人堆里,那才叫一个舒服。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过年期间,同学们免不了互相走动,其间,我也去了张治安家,他似乎有点沉闷,我以为他没缓过劲,也没太在意。家长们唏嘘不已、心疼万分,也有委婉的抱怨,让始作俑者的我坐立不安,很是惭愧。更多的感觉是:有爸有妈真好!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年后,我们陆续回到村里。张治安是最后一个归队的。那天晚上,躺在坑上的我们聊了很久。庞武打趣逗张治安说,你爸要给你在山西老家说的那个媳妇,你要不?你爸不让叫你外号,咱以后在这儿叫,回西安叫你大号行不?.....张治安始终不语。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次日,大队毕书记传话,要我和张治安到他家去一趟。我们拘促不安地进了书记家,他让我们先坐下,然后使劲吸了几口旱烟,最后从板柜里拿出了一封信递给我。这是一封挂号信,里面装有两页盖有公章、摁满指纹的公文纸,“公安西安铁路分局问询笔录”赫然在目。我急切看着,张治安面如土色,毕书记一声不吭。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看完了,我不知所措,张治安的脸上沁满了汗珠,毕书记接过并举起那两页纸,居然把它点燃了.....待纸灰落下地面,书记开口了:“出了门,这事就没了。”又冲张治安大声说:“不想给档案里塞脏东西,你怂嘴上就把个门!听见没?”张治安泣不成声,算是应答;我愣神,对这位山村书记的善良仁慈、明辨是非深为感动。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返回的路上,张治安进述了事情经过:那天,我刚爬上车,一屁股摊在了闷子车厢地上,“好幸福啊!”的感慨脱口而出。旁边两位干部模样的人搭讪问我:“这就是幸福吗?”“背四五十斤的东西,走百十里路,上车有地方坐,回家有粮吃,这不幸福?”“现在农业学大寨,你们收入不错吧?”“我们一个劳动日才八分钱,东沟的单干户可富得流油呢!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原来他俩是某市到西安外调的政工干部。说我“低毁农业学大寨”,一下车,就把我送进了铁路公安局。站里到处是人,就是看不见一个同学。张治安满脸委屈。之后,他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了,变得不爱哼歌了。

 

《难忘的记忆》文图/王凯新《核桃渠纪事》(936)

  亏得书记善举,他招工没受影响,最后还辗转调进西安一家大银行,成了我们中间少有的“西安人”。那年头讲无私奉献,身处异地的同学们忙于工作,很少联系。没想到,1971年的招工一别,竟是和张治安的永别!

得知他不幸离世的消息时,已是多年之后,我被拉进“同学群”里时。于是,不到二十岁的张治安当年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很想弱弱地叫他一声:“尖鼻儿,你在那边还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