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著名漫画家王凯新《演变》(924)

分类: 美术 |
著名漫画家王凯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曾担任陕西省漫画研究会代会长
陕西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副会长、书记
作品荣获全国九届美展铜牌
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佳作奖


2021年10月9日,《工人日报》第4版“作品广议”栏目刊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漫画家王凯新作品《演变》,讽幽主编肖承森先生作了精彩画评。
【作品广议】给头脑留点儿空间
肖承森
《工人日报》(2021年10月09日 04版)

漫画界的朋友交流,很多时候这样开头:“最近怎么不见您的新作?”收到最多的回答是:“近来琐事缠身,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漫画是表达思想的艺术,表达什么思想?如何表达?则需要具体的想法,有趣的想法,不俗的想法。
想法和思想产生于同一器官,但两者似乎又不完全一致。常言道,一画胜千言。我们一起看看漫画家王凯新的作品《演变》,解决这个问题就会直观许多。
有人说,漫画是诊疗社会疾病的显微镜。从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眼前这件《演变》,更像一幅核磁影像。透过作者融入深度思考的“拍摄”,我们在“会诊”过程会发现病源。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消遣娱乐,这些无疑都是人类的真实生活。然而在物质匮乏时代,这些元素仅占人们头脑的一小部分;后来,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多了起来;再后来,这些真切的生活壮大了、蔓延了、膨胀了,直至占据了我们头部所有的空间。此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的脑袋出现了问题。从医学角度看,这是病,至少是心理疾病。难怪很多人感叹,和吃一餐满意的食物都是奢求的时代相比,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很多快乐?
这样的个体多了,难免形成了一种值得警惕的群体不快,这便成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社会问题。想想看,亲朋好友乃至同事,一见面就问“你赚了多少钱”“你家房子多大”“你开什么牌子的车”,直至“你太太漂亮吗”“她只爱你一个人吗”“你有过婚外情吗”,这该是怎样的话题环境?这该是怎样的交流生态?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群体里,如果有谁问“你最近在读谁的书”“你最近在听哪一类音乐”,反倒可能被当做精神出了问题。
现在到了公布“会诊”结论的时候了。王凯新先生提供的“病例”,揭示了当下比较普遍的问题,病毒的社会学名字可以叫作欲念。这是一种极易膨胀和蔓延的情绪,需要采取综合手段施以控制。好消息是,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俯首即是,其核心成分则是,控制欲望,至少不让物欲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