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散文)张晓娥《狗娃》(876)
| 分类: 散文 |

秀才
(散文)张晓娥
人到了古稀之年,都报着一个心愿,把自己照顾好,别给孩子们添麻烦,就阿弥陀佛。咋清闲咋来,白天三饱,黑了一倒,多滋润。谁也不想弄费脑子那事。
用我姐的话说:你现在睡的想起来了,啥年纪啦?咋还像老鼠钻到书箱子,开始咬字嚼文啦?
我委屈地说:哎,就是大哥夸我是张家女秀才那句话惹的事。
其实当年获得“女秀才”这个称号倒也没费啥神,仅仅写了几封家书而已。就这,还是在母亲再三催促下完成的。尽管我一万个不愿动笔,嘴巴不停地嘟嚷:咋不让我姐写哩,光知道让我写?在我看来,动笔写信远不如割草痛快。
在程翔老师看来,既然当了“秀才”,那文章可能写了一大堆呢。现在编辑约我写稿,这出戏给人家该咋唱呀?毕竟70多岁的人啦,我除了胃口好,从头到脚瞎透啦。特别是脑瓜,好家鸡蛋黄一样乱黄啦,头上像抹猪油一样,整天昏头昏脑。
仔细一想,好象也不应成为让老师失望的理由。架势写吧,写不好还写不瞎吗?反过来想想,脑子放那不用,生锈啦,发霉啦,司令部一报废,麻烦大着哩,将来找不着门是小,万人找不着存折,估计事就有点大。
狗娃
(散文)张晓娥
凭良心说,我妈真是费了吃奶的劲,为张家生了个顶门扛子。一家人高兴地不知给娃起啥名字好。一会起拴牢,一会叫狗娃。
院子凑热闹的王叔来了句,干脆叫个牛牛蛋。李婶一听着急了:巷子南头二娃家早有牛牛蛋啦。李反驳说:“看把你熬煎的,人家一个大牛牛蛋,一个碎牛牛蛋——行不?”两个看热闹的争得热火朝天,差点没打起来。
经过我伯、我妈枕边会议研究决定,小名狗娃,官名张勇。
你看我弟狗娃,大概不知道我妈为生他费的那神,咋不出奇哩?长到六岁还不会说话。一家人胡思乱想,会不会是个哑巴?
有一天下午,我和弟在大门口玩耍,突然我弟冲着我楞楞地喊了声:“伯不”!
惊喜之中,我以为听错了。等回过神来,飞快朝家里跑去,膝盖绊流血了也没顾上疼,直奔后院冲着我妈大喊:“妈,狗娃会叫伯啦!”
我妈听到后,先是一惊,然后丢下手中的活,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大门口,把我弟一把拉住,搂在怀里,激动地眼内含着泪花:“我娃会说话就好,我娃不是哑巴就好!叫伯就好好叫吧,咋还不大情愿,后面加个‘不’?”
六年的期盼啊!我弟终于开口叫伯啦!这在我家可算一件不小的喜事!
那天,妈给我发了一万元(当时的一块钱称一万元),让我上街去“采购”。我连蹦带跳地去买了一块豆腐、一包小豆芽,记得清清楚楚地,还买了五分钱炒花生米,那五分钱的花生米能装满满一小盘哩。
我妈炒了一盘鸡蛋,这炒鸡蛋在我家太稀罕啦!一年四季都吃不上。虽然养了几只母鸡,但鸡蛋不是我们这生活档次享受的,拿鸡蛋上街卖钱,要补贴日常花销哩。
我伯大大方方地拿出半斤散白酒,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喜庆了一番。趁着高兴劲,一家人把我弟围在中间,让把“伯不”反反复复地表演了几遍,生怕第二天给忘了。
转眼到了上学年龄,每天我领着我弟、我妹到中山街小学去上学。
暂且不说我弟学习成绩如何,你先看他老实疙瘩的模样,整天好象扎了个挨打的势,谁都敢欺负,从不还手,光知道哭。
有一次,让我撞上了,我狠狠教训了那小子一顿。一边拉着我弟的手往家里走,一边教训:“长手没?以后再不还手,人家就把你当活靶子用哩!”
那天,我顺便警告打我弟那臭小子:“以后再敢欺负我弟,千万别让我撞上,我的拳头绝对不会轻易饶过。”
为给我弟报打不平,我的拳头没少抡过,所以我队上人送我绰号“铁匠”。铁匠这名字迅速传开了,下地干活的村民,在我家大门口就喊:“铁匠,上工!”
就连西安外甥来我家,离老远就指着我说:“我害怕铁匠姨——那锤锤子”!
从此以后,欺负我弟那些伙计都长眼色啦。
2023年3月31日,凌晨12:50,陕西三原书画家董昀生,发来点评和祝福:
张晓娥女士紧贴生活的经历,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叙述,情景交融,有感而发,貌似生活碎事,读后回味,意涵无穷。妙笔生华,开篇走红。点大赞!
2023年3月31日,凌晨5:36,驻陕西省咸阳市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张晓娥女士回复: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2023年3月31日,9:01,陕西三原书画家董昀生,发来点评和祝福:
为张晓娥女士撰书的主旨藏头尾,嵌名点个性条幅。
张纸调墨享艺乐,
家人克逆多样和,
一扫心结理通晓,
秀染子孙七彩娥。
2023年3月31日,9:13,陕西三原书画家王秀梅,发来祝福:
呵呵呵,为董昀生老师给晓娥做藏尾诗点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