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2022-09-03 12:38:06)
分类: 综合

《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难忘的记忆》画刊选登(连载七百

    三原糕点非遗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陕西省三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原蓼花糖外形如藕状或球状,圆满丰实、洁白细腻,松酥适口。表皮为金黄色,粘饰芝麻,芝香浓郁,香酥甜脆,风味独特。

2015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原蓼花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三原蓼花糖外形如藕状或球状,圆满丰实、洁白细腻,松酥适口。表皮为金黄色,粘饰芝麻,芝香浓郁,香酥甜脆,风味独特。

产地环境

三原蓼花糖产自陕西省三原县,三原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362~1409米之间,南北以四十里原坡为界,东西以清河相隔,自然分割成三个明显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态,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整体地貌以平原、台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2%。河流主要有清峪河、浊峪河和赵氏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降水517.7毫米,平均无霜期215天,太阳总辐射113.18千卡/平方厘米,适宜制作三原蓼花糖。

历史渊源

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南方一带的小贩,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江米(即糯米)制成年糕,运到三原,泾阳一带去卖。临到年关,卖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寄存在亲友家里,挂在楼上让其阴干。次年来后,将其捣碎,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这种隔年的陈年糕,经风露,又粉碎和成棒状,经油一炸,内部蓬发,体积膨大,吃起来酥脆香甜,别有一番风味,人们称其为“棉花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米粉中加一定的黄豆浆,使其更加蓬松泡发,并在其表面粘芝麻仁或白糖。食者交口称赞:“僚,(关中方言,“好”的意思)僚得太”故又称为“僚花糖”。

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纪念堂遗稿》:“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吏搜集珍馐奉献,将“僚花糖”作为地方名贵食品贡奉,慈禧太后大加赞赏。慈禧见“僚花糖”的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果实,觉得有趣,并取其谐音,遂云:“干脆叫它蓼花糖,既形象,又别致”。以后,人们便改称为“蓼花糖”,列为贡品。

产品荣誉

2015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原蓼花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三原蓼花糖产地范围为陕西省三原县城关镇、鲁桥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三原蓼花糖(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蓝梅红豆(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香蕉红豆(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核桃薄脆(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薄脆(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绿豆糕(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水晶饼(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泡泡油糕(翻拍)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石头馍(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石头馍(摄影)程翔《难忘的记忆》三原糕点(非遗)(七百八十二)

                三原糕点(摄影)程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