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记忆》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2(六百四十五)

(2021-01-11 21:36:02)
分类: 书法

《难忘的记忆》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2(六百四十五)

     第一届“爱心飞翔奖”评选活动

     绚烂的光芒照耀任何一个角落

     文化艺术是通向真善美的轨道

    《难忘的记忆》画刊选登(连载六百四十五)

      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

     ——关中程翔与贾立峰漫谈书法艺术

             (文)程翔

     

202119日,162分,程翔通过微信,三秦书画院常务理事贾立峰漫谈书法艺术。

二十来岁当兵的时候,经常收到母亲给我《世界美术》《美术研究》《美术杂志,还有《世界文学》《诗刊》。那时候,比较好的单位、富裕的家庭才能订阅报刊,而我们家条件比较差母亲郝惠云节衣缩食为我订了好些年……母亲谢世十六年了,我依然收藏母亲给我订的杂志,这些宝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啊!一望无际的新疆,像天山雪莲一样的美丽——就是母亲给我的这些杂志

我没出过国,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轻轻推开一扇窗口了解国内外的文化,可以换好几种眼光去眺望、观察、遐想……假如西方抽象派的艺术理念来审视中国的书法,书法艺术是不是属于既形象又抽象的绘画呢?所以说我把书法一直当成绘画。

甲骨文和篆,非常鲜明之处是象形文字,以象形为主体,中间包含音符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英语,可我自己没机会学,我发现,西方人的语言和鸟一样,主要以音符为主体。

所有动物都有认知,我经常观察鸟猫和蚂蚁,们的认知力生存力极强人类对小动物昆虫的认识还不太全面、深刻,当然啦,人类已经创立仿真学,比如飞机、潜水艇等等都是从学习、研究动物开始的,实际上还没有学透,包括我们还没有把人类自己的机体、思维、灵性弄明白

人类跟这些动物比,有一些区别,人类擅于反观大自然和人类内心宇宙外貌和,反观之后专递、表达,把宇宙的什么东西和自我的融合起来去专递、表达,象形文字象形里头,融入人类自我的一些感受,形成记忆符号情感符号象形符号、抽象符号、有意识符号、无意识符号超意识符号等,再传递反馈

过去说人类高级动物,按哲学思考也不那么高级,因为人类善的为善恶的念头破坏了整个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生态,这跟知识的多少无关,反过来说丰富的知识,并没有改变人类的本性;它的动物破坏性比较小,包括植物,甚至没有破坏,而我们人类呢,往往好的一面光芒四射,罪恶依然非常糟糕。

“象形”的这种反思,演变成“象形”的符号每个人命很有限,远古人把有限的东西变成符号传承下来,以此弥补无限性的缺失,有形无形、自觉不自觉达成平衡态。人类文明几千年了,先人离我们而去,实际上很多东西并没有离去、消失他们用符号用文字传递给后人,这等于古人没有死一样啊。

甲骨文、篆书铭刻人类初心那个时辰,似文明的朝阳普照大地,照亮人心。一代又一代爱好甲骨文、篆书人,天生带有灵性的、担当的求美的遗传基因,与古人心心特别近、特别亲。这种意识、情感和表现力等等融合在一起,有很多我们用语言文字无法表现清楚的,只能感受,甚至偏。

那时候没有笔没有纸古人用坚韧的石头等工具,把符号、文字刻在骨头上,刻到竹简上本来喜欢油画,画过国画,西安美术学院,被分到版画系。在画库翻阅图书知晓,世界伟大的油画家,不少也是版画家。版画与甲骨文、篆书有相似的地方,都得刻出来。您拿毛笔书写的篆书,却有些像刻上去的效果,像细细的长,产生刻的美感。

日本友人,曾经夸奖刘自椟老师为第一大篆。中国古人爱这样形容什么什么第一楼第一景……刘自椟先生写的大篆确实写得好,大家和我都非常欣赏,而且呢,还有缘分,他是三原人,老家在鲁桥镇我们相识的时候,他年事已高,人瘦、矮小、驼背可见长辈们过去吃过不少,他的大篆古朴苍劲,凝重大气,传递着远古的信息,融入现代悠扬之美!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不一样,豪爽奔放是一种美精工细雕是一种美小时候哪知道这些,这男孩觉得,将来娶美若嫦娥媳妇呀。原来,美包罗万象,所以人类的审美应该是多样的;古人说,毛主席也说百花齐放

《难忘的记忆》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2(六百四十五)

         199559日,刘自椟老师为记者程翔题字。

《难忘的记忆》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2(六百四十五)
          199559日,刘自椟老师(左)与记者程翔合影。

《难忘的记忆》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2(六百四十五)
 三秦书画院副院长汝乐泉(左)、常务理事贾立锋(右)。  (摄影:程翔)

《难忘的记忆》寻找表达内心的审美2(六百四十五)
                  (篆书)贾立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