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001

(2012-04-10 06:20:45)
标签:

邓晓芒

句读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教育

分类: 康德黑格尔哲学

对第一版序的逻辑解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序言中的第一句话是最为关键的。依据辩证逻辑规则,起点即是终点,起点和终点是重合在一起的。为此,我们特别看重对序言中第一段话的解说。这是点睛之笔,依据中国古代的八股文格式,它叫做“破题”,即用一两句话,说破题目的要义

下面我们按照系统论的四种格式解说序言中的第一句话。

1、康德的译文(邓晓芒给出的译文)

2、字义解说(邓晓芒给出的句读)

3、逻辑解析(以对比和演绎两种形式出现)

4、译文的逻辑解说:思东创作室依据哲学逻辑给出的文本内涵解说

【译文】

人类理性在其知识的某个门类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它为一些它无法摆脱的问题所困扰;因为这些问题是由理性自身的本性向自己提出来的,但它又不能回答它们;因为这些问题超越了人类理性的一切能力。

【字义解说】

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001

 

【逻辑解析】

1、对“知识的某个门类”进行的解说,逻辑图为:

┌邓解:指形而上学,即纯粹哲学的门类——形式

知识的某个门类┤思辨深度不同构成的层次关系

└思解:指认识论,即哲学基础理论——本质

注释:邓解——指邓晓芒的解说;思解——指思东创作室的解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形式和本质两个层次的对立统一。下同。

形而上学:内涵是直观看不到的内容。属于理性思辨把握的存在属性、关系形态,世界观模式。

认识论:内涵是思维如何把握存在,思维如何把握运动,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条件,真理的形式特点,科学真理的格式——思维规则,以及认识论的结构、模型、规律规则。

显然,这里邓晓芒解说的“形而上学,即纯粹哲学的门类”,属于抽象的名词演绎,没有给出纯粹哲学具体包含的内容:没有用清晰的词语回答“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即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是怎样的。

用直观的逻辑图像将哲学基础理论包含的丰富内容展示出来,它是这样的:

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001

间接形式的逻辑图为:

      ┌世界观:包括认识形式、认识属性、认识结构、认识模式、认识规律

      ├方法论:包括认识方法、分析方法、论证方法、表述格式、逻辑规则

┌具体┤四分法——四者同一律

│两个├逻辑学:包括语言逻辑、认识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逻辑模式

哲学┤层次└工具论:思维规则,包括科学分类工具、表述工具、分析和论述工具

└本质:认识论。包括思想路线、科学方法,认识规律、逻辑规则、思维工具

注释:逻辑图中用蓝色标记显示的内容是我国哲学教科书讲述的哲学理论。它属于哲学理论中最低一个级别和基础层次包含的内容,没有理性层次传授的哲学论证方法——逻辑方法和思维规则、真理格式。

2、对“特殊的命运”进行的解说,逻辑图为:

┌邓解:指理性的那些最高问题所带来的命运:抽象形式

特殊的命运┤

└思解:指真理的形式——结构特点:具体内容

邓晓芒将“特殊的命运”解说为“指理性的那些最高问题所带来的命运”,这是依据西方的形式逻辑规则A=A的同一律进行的文本演绎,它偏离了科学表述真理的格式:两分法——同一律。即是说,它没有进一步指明“理性的那些最高问题”是什么,我们的解说回答了这个问题,即“理性的那些最高问题”是指真理的形式和结构特点。这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得到的真理:知性和理性二律背反之谜的谜底。它告诉人们,理性环节的真理、即科学的真理不是以独断论形式出现的,而是以矛盾论的形式出现的。经验理论的特点是直接从事实中抽象,其结论与存在的实例直接同一,这样的观点理论偏离了存在的本质属性:两种形式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则,因此具有片面性。把这种片面性的真理当做绝对真理,就是一种独断论的表现。它偏离了《老子》给出的系统矛盾论的真理轨道。

由此可见,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思维和存在之间属性对立,形式同一的根基上。学术理论中凡是以独断论或者怀疑论、不可知论出现的观点理论,都是具有片面性的真理。具体说来,这些理论都有它自身适用的条件,属于相对真理范畴。只有哲学逻辑给出的思维规则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

3、对文本内涵进行的逻辑解析

无法摆脱的问题:指两派观点相互争斗,谁也无法将对方消除

理性自身的本性:指真理的形式、特点、结构

认识论无法回答真理的形式、特点和结构是怎样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已经超越了认识能力的束缚,它的思辨深度已经从认识论视域进到了逻辑学视域

认识论解决的问题是:观点理论的内容与客观对象是否一致,从中得到正确的观点,即各种形式的真理。逻辑学关注的对象是:真理自身具有的形式和结构是怎样的。

4、用直观图像解说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之间具有的金字塔结构


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001


 

5、间接形式的逻辑图:

        ┌模型——极限:河图结构:《老子》大道

┌逻辑学┤不言之教,真理格式研究字词关系,句子结构、文章结构

│      └结构——逻辑图像:正位法:四方形、菱形、三角形、圆圈型

│      ┌规则——静态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动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思辨方法:关注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      └方法——由认识形式、认识属性构成了认识结构

│      ┌本体论:用概念表述——系统形式的学派理论,不同派别相互争斗

└存在论┤观点理论:注重存在的本体,关系是附属的形式

        └宇宙论:从事实出发——经验理论、认识形式,宇宙的成因

【译文解说】

人类理性在认识论即哲学基础理论中遇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它一直为经验论、唯理论,独断论、怀疑论、不可知论等各种学派相互争斗,谁也消除不了对方的存在这种现象所困扰,因为这些观点理论的背后都有事实为依据。可见,这是理性自身的本性决定的。

在哲学理论中,理性自身的本性就是真理的形式和结构问题。但人们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此不能回答和解释现实中出现的二律背反(哲学教科书将它称作“两军对战”)这种奇特的现象问题,因为真理的形式和结构问题已经超出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原因是,它的内容属性全都是看不见的、不能言说的“虚无”即认识逻辑——哲学逻辑的结构和模式问题。

迄今为止,西方的哲学家们始终无法弄清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之谜”即“真理的形式和结构”这个问题,它的正确答案就存在于中国古代的河图和《老子》对它的解析——五千多言的文本结构中,这就是《老子》流传给后人的“不言之教”,它是完整形态的认识论模型。

注释:逻辑解析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因此它会随着文本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第一段话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系统形式的思维规则:四分法——四者同一律的真理格式展开逻辑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