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与信任下,在校领导的大力推荐下,我十分荣幸地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到哈尔滨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教育基础教育功能拓展的对策研究》总课题组召开的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功能拓展的对策研究》课题开题暨课题研究骨干培训”会议。
会议为期两天,在这两天中我的感触颇多,更重要的是我对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更清楚了农村教育的实质意义。可以说对于农村我有了新的认识。是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而我对生养我的这片土地了解的是那样的少,我从未静下来认真地思考过:这片土地真正需要什么?我只知道从这片土地中汲取我所需要的……今天,我对农村有了新的情结:让农村的亲人们早日过上幸福、现代的生活。那这一愿望的实现是离不开教育的。农村则更应该重视教育,农村急需与他们特点相结合的教育,这就要展现我们教育的拓展功能。
首先,我就“什么是农村教育?”这个问题来谈一谈:
在我的意识中,“农村教育”应该是离我们很远的事情。例如什么村啊、屯啊的教育,或者是偏远山区的教育。可是参加了这个会议之后,我才明白“农村教育”的真正的含义:(1)、农村教育是指县和县以下地区的教育;(2)、农村教育是指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和县以下地区的教育;(3)、农村教育是指县以下地区的教育,不含县城教育,这种农村教育称之为乡村教育;(4)、农村教育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的县
以下的乡(镇)、村里发生的教育。其中第四条含义表明了农村教育的两个特征:一是行政级别是县级以下地区发生的教育;二是指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教育、不包括工业特别发达的乡村教育。
其二、矫正农村教育的目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高考中仅有24%的学生可以考入大学,而那76%的孩子们又会怎样呢?可以用实例来回答,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学生因无一技之长,进城打工无路,回家种地无门。严重造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和人才的严重浪费。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的教育目的究竟是为谁在服务?对于大多数农村朋友来说,教育应该是为他们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入高一级学校服务的。能升入大学的必定是少数人,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对那些升不上大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广阔的生存和就业的空间。这就要培养乡土人才、实用人才。这就要转变农村教育观念,构建农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对学生开展建设家乡的良好心态教育;创新加实干的创业教育;创业致富教育;振兴家乡爱我祖国教育;建设家乡的本领教育以及有关法律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务本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笔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风尚,进而通过学生幅射到广大的农民朋友。
第三、农村基础教育功能-小学阶段任务
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是针对农村教育服务目的进行渗透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会议,使我对农村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与认识,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明确了农村教育改革中的新要求与发展趋势。相信我们会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与支持下,研究出一套对农村教育有实效性、实用型的新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也要认清在科研的道路上不会永远都有鲜花和掌声,我们要有为教育科研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勇气。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在广大农村也会有适合他们自身发展与要求的教育体系,但这同样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辛勤钻研,为明天的美丽而努力吧!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