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与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专题培训会有感

标签:
育儿情感教育校园 |
专业化培训引导家长,势在必行
——参加“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与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专题培训会有感
12月6日上午,在一实小北校区参加了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与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专题培训会,聆听了三宽家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家长教育专家、公民教育模式创始人萧斌臣和三宽家长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康纬的《新时代、新角色、新生态、新动能》和《家校沟通与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专题讲座。两位专家理论联系实际,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阐述了家校社共育和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果。下午又到一实小春长校区参加了座谈会。感想有几:
一、为什么家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家园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感觉家园应该是高度合作的关系,都是为了孩子,目的是一样的,即使有些矛盾,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应该也都能化解。其实想想,教育有些像西游记中的取经之路,老师就像孙悟空,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火眼金睛,发现“妖魔鬼怪”,立即消灭,看着有些暴力,但不消灭这些“妖魔鬼怪”,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吗?但有些家长,却像糊涂的唐僧,不分青红皂白就念“紧箍咒”,让“降妖除魔”的“孙悟空”疼得满地打滚,确实有些悲哀!“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当真孙悟空无奈离开取经队伍,假孙悟空打伤唐僧,取经面临夭折的时候,怨谁呢?当唐僧理解了孙悟空,师徒同心协力,才取得了真经。所以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和老师密切合作,共同消灭孩子成长路上的“妖魔鬼怪”,共同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取得教育真经,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以前常听到一句话,说一个人不好是“没家教。”可见家庭教育真的非常重要。萧院长很形象地把家庭比作泡菜用的坛子,水坏了,再好的食材也不会泡出好的菜。怎样保证水不坏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家长要不断地学习,要理解孩子,要让孩子服气。家长言行不一,孩子就不会服气。不服气,就不服管。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孩子成长的好榜样。身教胜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带头做什么样的人,即使不会成为那样的人,也应该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当然成年人希望的,也不一定是适合每个孩子的。怎么办?要顺其天性,发现潜能,因势利导,善加培养,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家园共育的几点做法:
1.转变家长观念,多加宣传引导。通过家长会、家委会、订阅号、班级微信群、家委会微信群、广播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改变不正确的育儿观念,多讲家园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和不合作的危害性,如“家长尊敬老师,老师热爱孩子”,“放下手机,捡起成长“,”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等,多讲科学育儿理念、案例等。和家长共同观看学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讲座和孙云晓关于《新家庭教育宣言》的讲座等,恳请家长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便教育有的放矢。
2.注重家园沟通。通过开放日、庆六一、运动会、家长助教等活动,加强家园沟通和联系,不断形成家园合力。
3.关爱到家。利用家访、帮扶等形式,把对孩子的关爱送到每位家长的家里和心里。
4.了解改进。采用家长问卷、不记名投票、设立意见箱等形式,了解家长需求,不断改进幼儿园工作。
四、家庭教育,亟需专业指导。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系统性,亟需专业的、系统的指导。当家不像家,家长不像家长的时候,孩子一定不像孩子了。如果家长都好了,孩子浸润其中,一定也就好了。我们期盼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