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2017年9月教海拾贝12篇

标签:
健康育儿教育情感文化 |
分类: 教海拾贝 |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九月已近尾声,在一个月的忙忙碌碌中,小班工作也渐渐有了头绪。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做一名幼儿园老师是我自己的选择,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而是一辈子的事业,如果我每天都身心俱疲,抱怨孩子的无知和不听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我明明知道我面对的是三岁左右的孩子,我明明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而且我还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可为什么实践起来还是偶尔会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思索良久,我终于明白了:我一直在说接纳孩子,而且也一直在努力的接纳每一个孩子,但是什么是接纳呢?不仅仅是接受他们,更重要的是容纳他们,如果我是一片大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条溪流,我接受并容纳他们,他们便汇聚成海,我拒绝容纳他们,他们便四散而去……
2.一颗童心向幼儿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觉得要想变成小孩子,首先要有一颗童心,拥有一颗童心先要有一颗爱心,爱心是基础。就像鲁迅所说――教育植根于爱!
教师分为好多种,有严师型的,有慈母型的,有朋友型的……每一种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尽相同。我们不好评断哪种类型教师好,我个人认为几种类型应该互相渗透一下,时而严厉,时而温柔,时而与孩子打成一片成为朋友。
在教师和孩子之间,爱是相互的。教师在孩子身上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而孩子同样会带给我们惊喜和温暖。前段时间我就收获了很多温馨和感动。教师节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自发的给老师送花;老师去别的班帮忙看班的时候,小朋友都会关心老师去哪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天上午我的嗓子哑了,几乎说不出话来,我还是坚持给小朋友们上课。到了下午,徐晓墨小朋友拿来了菊花、金银花和胖大海,我问孩子:“你为什么拿这些来?”孩子说:“老师,这是给你的,你嗓子哑了呀!”我听了心里感觉非常温暖,也有一点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她能将我的不舒服看在眼里,并且回家告诉了爸爸妈妈,继而拿来了药,这一举动需要好几个环节的配合才能完成,我感受到了家长和孩子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仔细想一想,我为什么会得到孩子的关爱?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真心喜欢这个小姑娘,她干净,活泼,可爱,我只是每次对她笑得很甜,每次她问我问题我都很认真的回答她,她哭了的时候我能像妈妈一样抱她一会儿……
指南和纲要中都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在“开心抱枕”手工制作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开心抱枕的材料是每个幼儿两片无纺布,穿绳一根,装饰用小鸭子粘贴两份。小鸭子是贴在抱枕上面的,抱枕两面一面贴一只,小鸭子的身体、头、眼睛是材料里面固定的,嘴巴和脚丫需要老师剪出来。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应有的材料后,我有了惊喜地发现:有的小朋友将俩只三角形的小嘴巴贴在了一只小鸭子身上,一个三角形是嘴巴,一个三角形是尾巴;有的小朋友将两个三角形的小嘴巴都贴在了一只小鸭子的嘴巴位置,相对而贴,体现了立体感;还有的小朋友把脚丫倒过来贴也有几分滑稽。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玩,孩子们的想法是各种各样的,思维想象力是扩展的,我们应该保护好他们的这种不同想法,不要让孩子固定在我们规定好的框框当中,我觉得这很珍贵。
前几天班里来了位新的小朋友硕硕,从他园转到我园,硕硕爱动、调皮,偶尔会有攻击性行为,大概是为了引起注意,所以我们老师也加大了对他的关注,有一次他正和其他小朋友建构区游戏,不一会,又有攻击性苗头,警告后不起作用,我就说:“硕硕,先不要在这玩了,出去坐凳子上想想自己做的对不对?”,结果硕硕躺地下歇斯底里大叫,那叫声应该园里栅栏边上的花花草草都能听见吧?我暂时没有管他,也就是冷处理。过了两分钟,我走上前试着询问想去坐下还是继续躺在这里?结果他站了起来,可是表情还是非常不开心。我取了一张纸和笔,请他画出他的心情,一开始就是使劲来回划线,后来又给了他一张纸还是划线,但速度明显慢了,力度也小了些,又画了一会儿,画着、画着他自己居然笑了。我又拿出一张纸,画了一张笑脸、一张哭脸,我问他现在心情是哪种,他指了指笑脸,我看着他也笑了。这种方式是我在《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中看到的,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也起到了作用。其实不管是什么书,它教给我们的不是方法而是对孩子的态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学会用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会记录的双手和会反思的大脑,怀着爱心和童心去面对孩子!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九月,满满的紧张与期待。当知道今年接新生时,内心是激动的,也是紧张的。想知道即将来园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想知道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当然也紧张于自己能否应对这一切。开学前的那晚久久不能入睡。
九月一日我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准备好玩具,热情地等待幼儿地到来。孩子们来了之后,在家长的陪同下能自己开心地玩玩具,有的幼儿能自己在园不哭不闹,让家长离开,最后并能跟老师一起收玩具。为了让孩子喝水如厕,我们以开小火车的游戏组织幼儿排队,孩子积极性很高,之后又带幼儿出去玩滑梯、毛毛虫、小木马,在活动中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第一天孩子们表现得很好,我的紧张感也消失了。
九月,哭脸变笑脸。幼儿入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因为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会产生分离焦虑,对孩子来说,入园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再来幼儿园,孩子们要离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陪伴,自己在幼儿园度过半天,面对陌生的环境及其陌生的人,这种双重的陌生,唯有哭泣表达内心的感受。刚开始,由于新鲜环境的吸引,幼儿会到处看看,玩玩,部分孩子会很高兴的入园。如:叶凡、有航、嘉怡、鑫艺、美琪、思雯几个小朋友没有哭,能在一边玩玩具,哭闹的小朋友,则带着他们出去玩会儿滑梯、秋千,分散注意力,等孩子开心了再进来。看着孩子们情绪都稳定下来,老师便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或者唱儿歌,做手指操,一起玩游戏等等。
大约一周的时间,紫萱、好弟、灿灿、新佑也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了,不再哭闹得很厉害。慢慢地发现,原来不哭的孩子又开始哭泣,大概是孩子失去对环境的新鲜劲,亦或是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大约有两周,孩子们都能高高兴兴地入园了。
当然,伴随着哭闹,以及孩子们对陌生环境生理、心理各方面的不适应,免疫力下降,也成了孩子们生病的高发期。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于是我们在第二周召开了家长会,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入园时该怎么做,孩子在园怎么样,接下来该怎么配合老师。
首先请家长配合老师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喝水、如厕、洗手等等;正确地看待孩子尿裤子事件,告诉孩子想上厕所的时候跟老师说,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切勿批评孩子,形成恐惧心理,不敢入园。同时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喜欢你的老师,有小朋友可以一起唱歌,玩游戏,还有好玩的玩具,切不可吓唬孩子“不听话就送你幼儿园”或者“不听话就告诉老师”,以免造成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要让孩子知道,是因为他长大了,要学很多知识,才送他去幼儿园,而不是因为不听话才送他去幼儿园的。家长要做到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有焦虑感,有时孩子的焦虑是由家长的不稳定情绪引起的,要正常送幼儿入园,不要兴师动众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来送,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强烈的依恋。
其次,要相信老师,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支持老师,也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回家后和孩子交流:小朋友多不多?在幼儿园看到什么新鲜的事了?讲给妈妈听听好吗?尽量不要问,想没想妈妈等之类的敏感的问题。对他说:“老师和小朋友很喜欢你,如果你明天不去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会很想你的。”还和家长交流了保育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及家长需要配合的事情,家长都表示大力支持老师的工作,我也很欣慰。
九月,不断地成长。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孩子入园已到第三周,这时,孩子们能自己从大门口入园进活动室了,有的小朋友能主动说老师好,高兴得和爸爸妈妈再见。看到了孩子在一点点的进步,真的非常高兴。孩子们情绪稳定了,我们就按照周计划开展各项活动,让孩子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玩区域的时候,发现有的小朋友喜欢乱扔且不收玩具。我该怎么引导孩子呢?静下心来想想,我得尊重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怎么做,就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做主的感觉。我们一起收玩具怎么样?这么多玩具,谁来帮帮我?主动示弱,让孩子帮忙,并夸奖他们,孩子受到表扬后会非常高兴,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激发,干劲十足,其他小朋友也会参与进来,一会儿玩具就收完了。收完玩具以后要谢谢孩子们,榜样示范,培养孩子讲礼貌的好习惯。在一日活动中,发现灿灿小朋友喜欢动手打别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观察发现,她是想帮助别人,手比口快了一些。于是我就告诉她,当你想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就告诉他们,别动手,这样会弄疼小朋友的,老师也不喜欢动手的小朋友。
有一天,我说:“请小朋友搬着小椅子坐到十字格上。”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坐到十字格上,于是灿灿小朋友就对着那个小朋友说:“请你先站起来。”然后搬开小椅子,用手指着两条线交叉的地方,并告诉他说:“看见了吗?这里就是十字格。”看到这一幕时,我惊呆了,立即夸奖了她,慢慢的淡化她动手的现象,正面鼓励她,让她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也不同,在活动中发现叶凡小朋友比较爱哭,不管遇到什么事,先张开嘴巴哭。跟她爷爷交流时了解到,孩子在家也是只要一哭就会立马满足她的要求。所以为了改变她,我决定延迟满足。让她明白:无论怎么哭,都不能左右任何事,都是彻底无效的。孩子哭是想得到关注,每次遇到事情时,都会对她说,你先别哭,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想想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如果小朋友做的不对,你应该告诉他,而不是哭泣。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几天之后,有一个小朋友抢她的小椅子,这次她没有哭,而是说你坐错了,这是我的。看到孩子在一点一点地成长,心里满满的感动。
九月,感谢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孩子在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到幼儿园,难免会跟小朋友发生一些“动手”事件,当然这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独特的交流方式。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理解,内心也是愧疚不已的。比如,好弟小朋友年龄较小,喜欢咬人,琪琪并没有惹他,他却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下,也许是喜欢,也许他是想跟琪琪一起玩,但是方式不对。而当时跟琪琪妈妈说的时候,能看出比较心疼,却没有说什么,只是说了句小孩子嘛,哪有不动手的,下次别咬了哈,并让孩子跟我再见。我当时就觉得感谢遇到这样的家长,如此理解我们的工作,而我唯有努力工作,让家长更加信任与支持。
在忙碌中过完了九月,有期待,有紧张,有无奈,有收获,有感动,当然也有不足。在九月的常规检查中发现,我们的常规并不是很好,接下来还得继续努力。
每一天进步一点点,继续加油!
4.带小班的感受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上班也有几年的时间了,每次和同事聊天都会说起自己的班级,有的老师会说我的学生怎么怎么样,多数的老师都会说自己带起来的学生熟悉,好管理。我没带过小班,就想带小班试一试。
开学之初自己的想法很丰富,从小班开始把孩子们的常规培养好,排队、喝水、搬小椅子……再加入一些特色活动。然而就像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开学一个月孩子们出现了各种情况,把我的想法打得七零八落。
我们班有14位小朋友,开学第一周有几个小朋友来园时爱哭,在张老师和我的陪伴下,情绪逐渐稳定了;但开学第二周还会出现来园哭泣的现象,主要的是孩子们在玩完玩具之后没有把玩具放回家的意识。在张老师的物质奖励下,大部分幼儿慢慢有意识将玩具送回家;开学第三周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稳住七八分钟,但在玩玩具时又出现了了抢玩具、打架的现象。通过学习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了解到孩子们处于物权意识的敏感期,这样就应该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应该先让孩子们拥有,再学会分享;开学第四周这种现象继续,并且出现了新的现象,收拾玩具时孩子们喜欢趴在地上,而且在桌子下面趴着玩。
令我感到头疼的是我们班的郝珞羽小朋友在玩玩具时经常把玩具都倒到地上,物质奖励对他不起任何作用,言语也只是一时的。一天,他又把小鱼片都撒到了地上,让他把玩具收起来,他又把七巧板都倒在了地上,这时我的火气蹭蹭的往上涨。正好赶上户外活动,张老师就说她带领其他小朋友出去玩,让郝珞羽自己把玩具都收拾好。郝珞羽一听有点着急了说:“老师,我也想出去玩。”我就说“那你先把玩具收起来,再出去玩。”这时其他小朋友排队走出去了,郝珞羽说:“老师,你帮我一起收吧!”我说:“可以,郝珞羽以后你玩玩具时还把玩具撒的到处都是吗?”他想了想说:“不会了。”郝珞羽和我把玩具都收好放回玩具橱后,我们就出去参加户外活动了。
开学一个月了,在我们的引导下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在集体教学活动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不坐在小椅子上,他们去区域玩玩具,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提高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兴趣,一直保持新鲜感,以游戏为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看来,要培养孩子们好的习惯,良好的常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慢慢来。带小班也不只是单纯的带孩子,教孩子,一定要要用心,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耐心细致,努力学习。尽自己的所能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好。让每个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5.爱每个孩子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世界,一个内在世界。情绪是内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高兴、愤怒、快乐、恐惧等等所有的感受。在幼儿园里每一个活动我们都精心准备,就是希望孩子们兴致勃勃,希望孩子们积极参与,希望孩子们之间没有矛盾,甚至希望孩子们始终笑着。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和谐并快乐。但是,我想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们的坏情绪,不管是在家里带来的还是在与同伴或是老师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允许孩子有情绪,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理解孩子的情绪,用爱陪伴孩子,让孩子更加信任我们。
我们班有17名幼儿,虽然不多,但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喜欢吃大拇指,有的喜欢咬指甲,有的喜欢舔手,有的喜欢抠脚……从教这几年来从没在一个班级里发现过这么多“坏习惯”的孩子。刚开始我是迷茫的,后来我逐一去了解他们,才发现原来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孩子孤独渴望的内心。这些孩子都挺聪明,自控能力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不在身边,长期跟着爷爷奶奶。上了年纪的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我们自然是不同的,他们总是嫌脏,不让孩子吃手,不让孩子用嘴去探索世界,导致孩子过了口欲期还是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在家人看不见的地方拼命抠嘴、吃手、咬指甲,再加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时间久了这就成了一种心理寄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开始引导孩子们不“隐藏自己”,想妈妈了可以告诉老师,受委屈了可以哭出来。就像教材中的“好心情加油站”一样,教孩子认识这些坏情绪,怎样释放坏情绪,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内在世界,让孩子建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了解了老师,知道在老师这不必“一直高兴”。接下来我们会用接纳的爱,包容的爱,理解的爱来帮助孩子们认清自己。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做家长的工作,也深知这过程很漫长,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这不正是我们的责任吗?
6. 最美的笑颜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时光匆匆,开学已一个月,从最初的哭着让妈妈或奶奶抱着进教室到现在独立自己走进教室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看到你们微笑着向老师问好,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是老师心中最美的风景。
开始分到小班没什么感觉,从感知上就是教的孩子小一点,也没什么,可开学之后,孩子们来了之后就不这么想了,内心独白就变成了“我的天呀,好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真的好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自己熟悉的亲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会害怕,会哭闹,作为老师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和他们聊天,玩游戏,和他们慢慢熟悉,可有的孩子他不止哭闹,他还往外跑,当你看这个人孩子时,他就在你不注意出去了,所以你就要用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去关注他们,时刻注意他们的情绪,也许在上一秒还在开心的玩玩具,下一秒就哭着找妈妈了。在这一个星期里让我感受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疲惫。
也许经过了一个星期的适应,孩子们和老师们熟悉了,有的不哭闹了,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自己把玩的玩具收起来,会自己放小凳子,这个时候才发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变化着,原来他们是不同的,在他们的变化中你会发现他们的特点,他们的有趣。他们正在从一开始的无秩序混乱的向有秩序的的方向发展,而我也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向有条不紊的方向慢慢发展。我们都在成长着。
三个星期以后,他们学会了唱歌,能够自己从门口走到教室,能够排好队去厕所,能够排好队去户外活动,能够排好队去门口等待家长来接等等,这就是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这些进步作为老师的我也非常高兴。
一个月以后,他们来到教室后主动微笑着和老师问好,和老师聊天,看到他们纯真的笑脸,你会觉得以前的累不算什么,和孩子们相处,简单纯洁,时刻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当你回想起和他们的趣事时,你会不自觉的微笑。
现在的我在小班很开心,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为小孩子的调皮生气,但一想到他们的趣事就会放轻松,有时也会因为他们的一句话感动,也许这就是孩子的魅力,他们的微笑就是最大的收获,最美的风景。
7. 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一个难忘的假期过去了,孩子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我们带着憧憬和小朋友一同迈进新的学期,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工作,以爱心、耐心来拥抱我们的小天使们。
本学期我接的是大班,经过一个月的接触,我对这群孩子有了大致的了解,其中刘紫彤小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并走进了我的视线。
这是一位特殊的小朋友,走路缓慢,不敢正视别人,玩伴很少。有几次排队,一个叫张心瑶的小朋友都说:“我不和刘紫彤靠着!”我问:“为什么?”她说:“我就是不喜欢她。”从此,我把刘紫彤列为了我的关注对象,时时观察她,以便了解她的点点滴滴。
我询问了刘紫彤以前的班主任老师,从中了解到她的妈妈是一位残疾人,由于对孩子疏于生活方面的培养,以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弱;但是,紫彤是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一次,在户外活动时,刘紫彤的鞋带开了,她没有找老师,而是走到刘梅妍小朋友的面前把脚伸过去,意思是让这位小朋友帮她系鞋带,可能是习惯了,梅妍小朋友一看就知道是系鞋带,就弯下腰,帮紫彤系好了鞋带,系好鞋带后紫彤对梅妍说了声谢谢。看到这我就走到子彤跟前说:“老师来教你系鞋带好吗?”紫彤点了点头。我给她讲了讲步骤,她自己就会了。回到教室后,我表扬了梅妍小朋友,又让刘紫彤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自己系鞋带来证明自己会系鞋带了。我告诉小朋友们:“刘紫彤小朋友是一个既聪明又懂礼貌的好孩子,可能有时候她的接受能力比我们慢一点,我们大家以后都要多帮助她,好吗?”我说完后,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给紫彤鼓掌,小朋友的掌声会带给她更多的温暖和力量。现在,不管是排队还是做游戏,张心瑶小朋友都和刘紫彤靠着,我觉得挺欣慰的。
这是我近期对刘紫彤小朋友的观察,通过观察我发现,虽然孩子们的习惯有不好的一面,但本质是好的,一个人良好的素质是从小培养的,如果孩子们的内在品质始终受到关注,始终被大家发现和认可,那么,孩子的整体素质就会提升,站在你面前的孩子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做老师的,尤其是做幼儿老师的,不仅是孩子的启蒙人,更重要的是要做培养孩子成人的人生导师。
8.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观后感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是有一些不平等的,别人有很多优越的条件我们没有,别人有很多的捷径我们也没有,但是我们不能抱怨,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父母都没有。人跟人也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付出,那你的一生就是付出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
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出生豪门的,我们现在的工作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来的,我们靠的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更要相信自己。从魏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个故事: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韧,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生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那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我认为做幸福的教师,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还要善于给幼儿营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外部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价值。教师的职责是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提供富有美感意趣、真实开放、规范秩序的物质环境;创设关怀与美的氛围,强调独立与互助共融,榜样与支持并行的人文环境。二要对幼儿全心全意的爱。爱是各种各样的,是无所不在的,热爱幼儿是教师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教育艺术的基础。三要培养良好的心态。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四要享受每一节活动课。课堂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成了其享受幸福的舞台,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欢乐,你就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五要学会自我调节。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每天得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在幼儿园忙不完,还得回家接着忙,比如回家还得写教案、幼儿帮扶记录等,有事还因为家园沟通不到位的问题,连睡觉也不安宁,做梦都在想着怎样做才能够周全。诚然,幸福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回望成功之路时,那每一个细小、平凡、普通的细节。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要做好属于你的每一个细小的事,认真备好每一个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回答幼儿每一个问题,安抚每一颗伤感的心,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
让我们时刻保持一颗进取心,宽松之心,感恩之心,背起幸福的行囊上路,去享受课堂,感恩学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民教师。
9.让生命在教育中绽放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教育是一种无比温馨、无比美好、无比博大的情怀与事业。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更是一种温暖的抚爱,一种殷切的希望,教育源于爱,求于严,行于细,究于成。
最近《春风十里不如你》在网上热播,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舒婷所作的《致橡树》那首散文诗,诗中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曾令无数的年轻人向往和憧憬。她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其实在教育事业上,我们也要像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一样,以坦诚、开朗的心灵对待我们的工作,甚至是对待每一件事,我们更要像作者一样,长于自我的内省,时刻保持着自己的那份初心,那份真诚,那份耐心,那份勇敢……只有我们自身提高了,我们的花朵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谈到教育,人们总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为什么人们总是这么不厌其烦的一再提到古人的这些话?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教育这么重视德育、全面发展?可见教育是一件艰难而不易的事情,六年的教育历程,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更丰富了我的人生。在育人的过程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幼儿品质的培养更是重要。当我们静下心来等待孩子的慢节奏时,孩子耐心的种子正在慢慢发芽。当我们能够试着相信孩子时,孩子勇敢的嫩芽正在慢慢成长。当我们不吝啬每一句鼓励与夸奖时,孩子独立、自信的花朵正在慢慢绽放……
我们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就像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老师思想意识中重视科学领域,孩子们普遍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老师比较擅长艺术领域时,孩子们对艺术创作总会很喜爱。我们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10.如何介入和指导区域活动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纲要》中要求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要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注意几点:
首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准确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了解幼儿喜欢玩什么,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在幼儿遇到困难无法深入时,教师应及时的指导。我是大一班的老师,孩子们早晨7:40入园,入园后第一件事是区域活动,就是自己拿区域卡,自由进区,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益智区五子棋的兴趣很高,但是大多数孩子还没有掌握五子棋的游戏规则,为此我开展了一节活动课,名字叫做《有趣的五子棋》。通过这节课我向孩子们讲解了简单的五子棋的规则:五颗棋子横着、竖着、斜着这些连法都可以,对方两子相连时,要注意,对方三子相连一定要截住等等,这些规则帮助孩子们顺利展开游戏,从而更喜欢这个活动。
其次教师要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以这节课为例,游戏开始时,孩子们还没有真正学会游戏的规则,我会充当一个引导辅助者,给游戏参与者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游戏顺利进行。在游戏结束时,充当裁判的角色,给予孩子们肯定,让孩子们觉得游戏其实挺简单,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最后,教师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教师应在用心地观察,适时地参与幼儿活动的基础上,作为指导者,在游戏中出现纠纷争端的时候我会担当纠纷的开导化解者,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11.关爱越多快乐越多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开学一个月了,我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课堂,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确实如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孩子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孩子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我是这样想,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当遇到孩子们争吵的时候,我首先去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断定谁对谁错。一旦孩子犯错了,如果只是一味的责备对幼儿内心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经常会让他们从回忆事情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到过错,主动道歉。记得有一次,我们班里的一位小朋友把另一位小朋友打的流鼻血了,当时我很生气本想去责备他,可冷静一想,事情肯定是双方面引起的。于是我向周围小朋友打听情况,也问了他们俩事情的经过,后来才知道是有一位小朋友不对在先,才会造成这件事情的发生。在我的引导下两个孩子都知道错了,也相互道了歉,最后还是开开心心地成为了好朋友。
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仔细观察每个孩子,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比较孤僻的小孩,发现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我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一天的心情。有时候在早上接待的时候,如果有的孩子和以往不一样,闷闷不乐,不愿和我打招呼就玩积木,那我就会多关心一下了,上前了解一下情况给予一些安慰,试着先走进他的心里,再帮助他解决心里的不愉快。有的孩子如果有了一些反常,我就会格外注意。有的孩子就比较敏感,爸妈一吵架就会影响到他的心情,一旦离婚可能会在他的心理留下一道伤痕。这是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重视的事情,最好就是主动和家里人沟通,家园配合做好对孩子心灵的安抚。教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尽量不要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给予他们的关爱越多,他们得到的快乐也一定会更多!
12.我成长
高唐县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新的学期在新的希望中到来了,我迎来了孩子们崭新的中班生活。孩子们升入了新班,也迎来了各种变化。首先孩子们从原来的不会走楼梯到现在的快速按顺序靠右边上下楼梯,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了。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学会了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看着孩子的变化,我由衷地高兴。
在孩子们中间,有一个小朋友性格有点内向,不愿意和好朋友交流,不愿意听从老师的要求,比如说,老师让他画什么,他就说:“老师,俺不愿意画这个,俺不会画。””通过多次和他谈心,和他交流,渐渐地,他变得爱说话了,有事情愿意和小朋友交流,也愿意告诉老师一些他认为高兴的事情了。那次他说:“老师,你看,我用积木排了一个大高楼!”脸上满满的笑容,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我们有幸在一起度过是一种缘分。希望在孩子们的幼儿生活中我们能给他的成长更多地帮助,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能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让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带动孩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争取让孩子爱上幼儿园,爱上自己的金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