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听话”的技巧——听佟春凤报告有感

(2012-03-19 16:15: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海拾贝

让孩子“听话”的技巧

——听佟春凤老师报告有感

 

2012311,在济南百花剧院举行的“山东省幼儿园班级管理实务与教师专业提升研讨培训会”上,来自深圳的佟春凤老师做了题为《让孩子“听话”的技巧》的报告,佟老师秀外慧中的形象给在场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她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我的体会记录如下:

一、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1、听不懂

2、生理原因

3、心理原因

4、现有习惯

5、超出幼儿的能力

6、没有掌握正确方法

二、如何引导不听话的孩子

1、对听不懂的孩子,老师要带着他(她)一起做,示范给他(她)看。

佟老师从自己的经历谈起,说她十七八岁的时候,母亲让她去拿捞饺子用的“笊篱”,但她却真的不知道“笊篱”是什么东西,只是傻傻地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她能感悟到:小孩子有时所谓的“不听话”,并不是不听话而是听不懂,不知道大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她还在十五年的教育生活中发现,很多老师50%的语言孩子根本听不懂,只是老师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孩子听不懂成人的话,很多成人,也往往听不懂孩子的话呢)。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多做,示范给孩子看,或让会的小朋友示范给不会的小朋友们看。“身教胜于言教”,传统中优秀的教育经验再次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2、对因生理原因造成“不听话”的孩子,老师要帮助他理清思路。

佟老师以血型为例子,分析了不同血型孩子的特点,如A型血的孩子紧张多思,爱担心,有时爱告状;B型血的孩子天真感性,很少顾忌环境条件,说话有时“不着调”,好像睁眼说瞎话;O型血的孩子自然率性,有正义感,喜欢父母和老师的爱抚和保护;AB型血的孩子理性执着,喜欢自己“专心致志”和“埋头苦干”,对其他事情有时很冷漠。能全面地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就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让他听话。还有年龄特点,如小班的孩子只能做“复制”型游戏,就是老师怎样做,就让孩子怎样做。不能师生表演对立的角色游戏,如老师演大灰狼,孩子演小兔子、小羊,这是没法表演的,小班孩子因生理发育特点尚不能理解老师的话而会表现出所谓的“不听话”。

3、对心理原因造成不听话的孩子,要采取漠视及替换法。

班上有时会出现大声吵闹、说话或回答问题故意和老师“对着干”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老师千万不要再刺激他,打击他,但也不可纵容他,要采取漠视态度及替换法,用好的榜样或好的方法来引导他。这样表现的孩子,有时正是为了引起老师或小朋友的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或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

4、对不良习惯造成的不听话,要帮助孩子建立角色感。

班上可能会有一些孩子的行为不对,老师批评他,他说他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就是这么做的。这时老师不要急于批评他的长辈怎么不对,而应告诉他什么是对的,怎么做才是对的。你批评他的亲人,他会更加抵触,表现为更“不听话”,甚至寻找他的“同盟”来对抗你。

5、对超出幼儿的能力造成的不听话,老师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和利用环境进行教育。

如不让孩子在活动室奔跑,那就不要把空间弄得太空旷,否则,孩子就会控制不住地跑,老师怎么说也不管用。老师可以调整室内桌椅的排列形式,让空间不再空旷,创造不利于奔跑的环境。这让我想起喂养天鹅的人怕天鹅飞丢采取的方法。为了不伤害天鹅一般不采用剪翅膀或捆绑天鹅翅膀的做法,而是将水池隔开弄小,不给它必要的起飞长度,它就飞不出去了。这也让我想起很多人喂鸽子怕鸽子飞丢采取的方法,不能为了养鸽子把院子隔开,围墙也没法弄得太高,就采用捆绑翅膀的方法,或把两边捆绑的不一样,鸽子就飞不高或因不平衡飞不出院子了。两个方法中,对待天鹅的比对待鸽子的好多了,希望我们对待孩子的方法,能比对待天鹅的方法还要好。应彩云老师《跑步与散步》(http://blog.eastday.com/yingcaiyun/art/387477.html)一文中的教育方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还有老师们比较头疼的孩子排队问题,很多时候总是排不齐,老师就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没有那么强,老师可以采用沿线段涂色或贴条子的方法,让其宽度正好是能容纳孩子站立时一双小脚的宽度,慢慢地,孩子就站整齐了。应彩云老师说过:“良好的班级氛围,来自于持之以恒的规则意识,更形成于符合生命成长的科学关怀。”

6、对没有掌握正确方法造成所谓不听话的孩子,老师要动手带着孩子一起做。

站在岸上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老师光说是不行的,还要带着孩子做,并且保证口令有效,无效的口令一定不要说。佟老师举了如何让孩子养成饭后漱口的教育方法。她让每个小朋友都吃一种黑色的饼干,吃完后让孩子漱口并把漱口水吐到自己看得见的地方。孩子们从变黑的水中知道了不漱口确实有一些残渣会腐蚀我们的牙齿,在亲身感受中孩子们明白了道理,习得了知识,从而转化为行动,并逐步养成了习惯。

引导孩子听话,向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需要我们当老师的用心去琢磨和研究,更需要用真情去感化。用心,用情,其实,孩子会听话、快乐的;当老师的你,也会很快乐,很幸福的!

让孩子“听话”的技巧——听佟春凤报告有感

让孩子“听话”的技巧——听佟春凤报告有感
 

 山东学前教育网 >> 教育管理 >> 专业成长 2012.3.20

http://www.sdchild.com/jygl/zycz/201203/54633.shtml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培训论坛

http://club7.gp2011.teacher.com.cn/topic.aspx?topicid=469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