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史迹之  南部禹迹山大佛

(2014-04-16 18:16:09)
标签:

四川

南部

禹迹山摩崖造像

碑院大佛

国保

分类: 游记8-渝蜀黔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禹迹山摩崖造像,唐,四川省南部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部的老客运站前有开往碑院、大佛的中巴,如果去大佛寺的人多,则行至禹迹山脚,若少,则放在公路口,自行搭摩托入山。碑院镇离县城更近,我坐的中巴在场镇上兜了一圈,出来后被转发到另一辆中巴上,在路口坐摩托到达山下。回来正好有一辆等香客的返程车,省了不少麻烦。

    大佛寺建在半山,新修了佛堂,无门票。造像在寺后,有一阵子处于露天状态,后覆以大阁,看报道说,曾清洗过今人的彩装。最近的维修给脸部化了新妆,显得突兀,不如保持原色自然。 

    虽然名为禹迹山摩崖造像,实则仅凿有立佛一尊,又被称为禹迹山大佛、碑院大佛、南部大佛,因地名大小而不同。佛像高18米,肩宽5.9米,腰宽6.13米,腰部以上与岩体相连,以下分离,两脚相距2米。其脸右部剥蚀,双手残毁,现均已修补。看过露天时期的图片,脸部岩层的剥蚀非常明显。当时天降大雨,待雨停后出来,一阵白雾飘过,若露天,必有一翻景象,无怪大佛又被称为仙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如此巨大的佛像,想必开凿也颇费了工夫,民间集资,无法象皇室贵族那般讲求精细装饰,村民更看重于佛像之慈悲。大佛环身有通道可礼佛,背面岩壁渗出山泉,聚于小池,老乡说曾检测,矿物质丰富。我初担心冰凉的山泉喝了肠胃不适,还是忍不住品尝了一杯。

    山中还有石洞,据说里面地道连通,现关闭,为避白莲教时所开凿,如今尚存有两座寨门,似乎是整块岩石上凿出的孔洞和阶梯。山顶有陆相沉积地貌,介绍云为典型的河流沉积地貌,其冲刷面、平行层理与逆行沙波层理特征尤为突出。另有两块巨石,即传说中的禹迹石,真是好双大脚,大禹的故事全国都有,已经难辨其详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南部禹迹山大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