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史迹之  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2013-08-08 22:37:20)
标签:

四川

绵阳

东汉石阙

隋唐造像

蒋琬墓

分类: 游记8-渝蜀黔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平阳府君阙,东汉,四川省绵阳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老城区内几乎没有古迹留存下来,耳熟能详的那几个在过去肯定属于荒郊野外,现在也是城市的边缘,大约沿着一环路分布,碧水寺貌似在城内,从这里上坡去就是著名的九院,想来建院时也不会是城市的中心地带。

    利用短暂的假期,行走古蜀道之暇,再度浏览了绵阳市区的古迹,计有2处国保单位,3处省保,1处市保,1处区保,时代从东汉晚期到清末,以石质文物为主。

 

    1、芙蓉溪平阳府君阙(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阙位于芙蓉溪的西边,如今绵阳科技馆的正前,离富乐车站数十步之遥,乘公交在仙人桥下车最便利。仙人桥曾是一座清代十孔石梁桥,已毁。以前造访,更多关注汉阙的整体形象,这次算是看了彻底,逐个细节浏览。其中汉代高浮雕的部分一直比较留意,减地的车马出行等图像已模糊。南朝梁代雕刻的佛龛也多磨灭损毁,佛龛两侧常有线刻的礼佛图。原以为风化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看了百年前法国人拍的照片,才知那时已经如此,平阳府君阙并未大变。

    前六张是北阙的图片,后六张是南阙。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北阙,下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南阙,下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2、富乐山李杜祠(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从汉阙出发,沿科技馆南边的大路步行,过芙蓉溪,就到了富乐山下,路边有纪念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李杜祠,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位诗人的名声很大,又与绵阳有些渊源,于是出现了合祀的祠庙。杜甫曾寓居绵州,有诗纪越王楼的胜景。祠内有杜工部东津观打鱼处的画像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还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的诗碑。问鱼舫有点象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里的水榭。上回来,这里还是绵阳市博物馆的筹备处,现在似乎人去楼空,荒芜的很。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杜工部东津观打鱼处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问鱼舫

 

    3、富乐山摩崖题刻和造像(游仙区文物保护单位)

    以前到富乐山玩,只晓得是刘备宴饮处,后来看了网友的游记,知道还有石刻和崖墓。转了很长时间,崖墓没看到,石刻也仅见雷溪畔的碧云岩,刻于南宋,字迹尚清晰,末为民国时的题刻,有己巳刘永恩书《忆芙蓉溪》,丙子西充鲜于英跋吴县黄炎培诗。中段岩石高处有造像,并有一摩崖墓塔,文物地图集说是道教造像,南宋。岩前有《留题左绵富乐山寺》诗碑,作者是龙图阁直学士,姓名已磨灭。寺院建于宋代,毁于明代,清代重建后又毁,今已无迹可寻。另有冷源洞、桃源洞的题刻均未见到,都是事先未做功课的缘故。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富乐山寺诗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某龛右壁题记,龛内像毁,现为新塑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癸巳重九后三日题记,纪年看不清楚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刘永恩书

 

    4、开元场碧水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看到老地图标的是开元场,想必不在绵州城内了,据说解放初还是浮桥过江,现有东方红大桥跨越涪江。寺在新建的越王楼对面,此路一直上山,就是九院,大学同系以及物理系都有来自九院的同学。碧水寺里的石佛,大家都认为是观音菩萨,也有学者怀疑是弥勒菩萨,就来自开元寺旧址,高3.13米。介绍说药厂搞基建时,还翻出带雕刻的石头,当时人们也没保护意识,就随意弃置了。四川博物院的展厅里也有一尊绵阳开元寺的佛头像。

    碧水寺又名滴水寺,摩崖造像始于唐初贞观间,现存一大石上两面的雕刻,大龛4个,另有《金刚经》1方,较著名的应是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题材,与梓潼卧龙山千佛崖的那龛同时代,余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殿内还有一对明代墓前的翁仲,大头喜人。寺内在建一座大殿,也许要搞成绵阳的石刻展馆吧。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碧水寺摩崖造像全景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下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金刚经右侧像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开元寺石佛,下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明代翁仲,下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5、西山蒋恭侯墓(四川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富乐车站旁有公交可直接到西山公园附近,也有车穿过市区,途经东方红大桥。西山是绵阳的名胜之所,《陋室铭》中的子云亭就在这里。还有崖墓,未见。西山观还是市博物馆的时候,曾展出石棺,现在改回宗教场所。

    半山腰有三国时蒋琬的墓葬(?-246),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州、长沙李象昺重立墓碑。墓前有石马、石人各一对,头毁,另有一对陈设,说是镇墓兽。围墙大门外还有石狮子一对。墓葬封土呈八面体,由青石条砌成,上筑宝顶,前立李碑,后有清光绪庚寅(1890)其后裔、四川龙安知府蒋德钧所立重修碑。现江油县城太白公园内有蒋德钧的德政坊一座。山后建一亭,内竖《三国志》中的蒋琬传。当时有老人坐亭内练习民乐,感觉甚好。春节前往时,繁花盛开,端午再来,红荷初绽。园中有明代紫薇一株,来自温江的地主庄园。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门内即明代紫薇,介绍云树龄约600年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蒋恭侯墓全景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左侧石马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右侧石马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左侧石人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右侧石人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左侧镇墓兽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右侧镇墓兽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墓冢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蒋德钧所立重修碑

 

    6、西山观道教造像(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从恭侯墓到西山观要经过荷池,端午节很多市民进园来采菖蒲。西山观存清道光十五年(1835)建筑两殿及两厢,又名仙云观,现为市保。过去应是从子云亭旁的石梯上山,建有天门,石梯旁有洗墨池,壁上刻有诗文。其下有一塔,遍刻人名,估计是记功德。又有一碑,碑阳镌蒋恭侯传记,碑阴镌李象昺跋文。子云亭的基址上有两面雕刻,一面是子云先生真像,惜头部已毁,后补的缺乏神采。另一面即临大道,镌有天尊、老君造像,左侧五层、右侧四层刻供养人若干,皆有题榜。主尊右侧与供养人之间刻有造像记四行,时间为唐咸通十二年(871)。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子云亭区域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不知为何镌有恭侯传记的碑会立在这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洗墨池,其旁刻有游西山留题诗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杨子云先生真像,其左摩有子云先生传赞略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通向西山观的石梯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西山观的前殿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子云亭基址上的天尊、老君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造像记与右侧供养人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供养人

 

    造像在解放后开山采石中毁去了一半,现存25龛。看老照片,不乏精彩之作,其中有大窟内容丰富,正壁为主尊,两侧各有两胁侍仙人立于莲座上,皆有头光,并穿插刻有五六位弟子,座下则有两力士。左右两壁各镌三排供养人,左壁为男子,右壁为妇人,皆有题榜,着唐装。这就是介绍所云女供养人收藏于美国波斯顿博物馆,看来开山采石之前已被盗凿。而隋大业六年(610)题记的造像已成为馆藏品。老照片里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造像都已不复存在。

    玉女泉为另一独立大石,池水为后来人工引来,凹凸波折的岩石四面刻有造像,但风化严重,多数面目模糊。除一空龛刻有游记外,仅找到另外两处题记,比较容易辨认的是唐咸亨元年(670)的刻字。现存的像龛都较小,似乎法国人没太关注这块大石,所拍的照片没有能与现实对上的地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玉女泉造像,下同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有咸亨元年题记的像龛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绵阳市区的历代古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