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史迹之  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2013-01-15 11:33:45)
标签:

四川

广元

皇泽寺

石窟寺

北魏至唐

分类: 游记8-渝蜀黔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北魏至唐,四川省广元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泽寺离火车站很近,步行大约20分钟吧,宝成铁路从山后通过。寺在嘉陵江西岸,过去有小庙,近年灾后重建了一套仿唐建筑,倒也觉雅致,周边环境好了许多,公路远离了寺门,堤岸也进行了加固。

    门票50元,山门两侧是钟鼓楼,后为二圣殿,其后是大佛楼,造像在楼中。楼右有五佛亭,也有数龛。鼓楼附近有宋墓石刻和写心经洞。皇泽寺虽为第一批国保单位,规模却不见大。总感觉当年公布的名单是为确立建筑史的时间序列,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之作入选。若纵向比较,就会觉得差距颇大了。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大佛楼的一层名则天殿,实际为展厅,正中为武后真容,刻于唐代,可惜在90年代重妆金身,颇失原貌。据说当年真容像头部被凿下,所以复原后脖子处比较短。殿内另一重要文物是出土于吕祖阁前的五代石碑,题: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时间为广政二十二年(959)。皇泽寺乃武后祀庙,有一本关于西文书籍中国旧影的图书,在皇泽寺一幅下,编者竟将武后庙当成了武侯祠。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国保碑嵌在则天殿右侧的阶梯处。折上去有中心柱窟,大约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右壁主尊头部已毁,左壁则是新补,惟有正壁佛像细视下有种雍容气度。窟不大,内容却丰富,三壁上部刻小千佛,龛楣刻双龙交缠,拱下刻飞天,中心柱有题记,四角刻阿育王塔。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则天殿之上为迎晖楼,大致因皇泽寺向东,清晨朝晖照拂的缘故吧。中间为北朝晚期作品,三壁各开一龛。寺内的简介云:龛内凿一佛二菩萨,主佛螺髻,面相长圆丰满,躯体健壮,菩萨面相清秀,身材修长婀娜多姿,尤以南大龛主佛形神俱佳,艺术水平最高。这一层全罩在玻璃里,严重反光,玻璃也不洁净。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此层造像的下部岩体多崩塌,拍了几龛较完整的,都有菩提树,回来后发现书里介绍的某龛恰是头像残缺的。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三层大佛楼,即大佛窟,被认为是初唐时期所凿,也是皇泽寺上乘之作。能够入选国一,大概较多得益于此吧。综合各种简介云:此窟为马蹄形平面、穹隆顶式窟,高6.86米,宽5.55米,深3.5米。窟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后壁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主尊一说为阿弥陀佛,一说为释迦牟尼佛,高4.8米,二弟子为迦叶、阿难,二菩萨为观世音和大势至,均高4.4米。阿难和大势至脚下刻有单腿跪姿供养人,高0.67米。窟外两侧各有经幢一座,窟顶绘大鹏金翅鸟。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看过以前的老照片,大佛窟左上方还有一龛彩绘的造像,体量稍大,身临实地,却未见此龛。其余一些小龛,在不同人眼中或许有不同的价值,我基本就关注色彩和体量了。某些小像也颇引人注目,薄薄的僧衣很有质感。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大佛楼左右露天的岩壁上也有数龛造像,位置比较高,站在地面不太容易看到。左侧茶馆前叫小南海,空间稍大,可以退后仰望。右侧还有蚕桑亭,壁上嵌清代关于蚕事的石刻。心里惦记着早期的雕刻,未及留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蚕桑亭右侧是五佛亭,房子建于清代晚期。亭内数龛造像,有隋代(一说初唐)作品,似乎是因为造像的璎珞装饰极少而推断的。菩提树下的天龙八部依然是亮点。五佛亭之右为吕祖阁,没有多少可看的,阁上亭子可以登高俯瞰寺院。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写心经洞的位置较低,需要沿梯坎下行,似乎以前在江边,与大佛楼隔了条公路。简介云: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今广元)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碑现已不存),因此俗称“写《心经》洞”。造像分布于巨石三面,共计19龛,东面主要雕刻经幢和六道轮回的内容;......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简介云:西面造像长年埋于土中,2005年春在基建过程中发现,主要内容为三世佛以及释迦、多宝佛的题材;......感觉三世佛左侧的菩萨面目清秀,巨石边上有石梯登顶,不知以前石头上还有什么建设。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简介云:南面12号、13号洞窟为武则天的父母武士彟、杨氏开凿,时间为贞观二年(628年)(武则天亦生于此年)。因此,这两个窟或即为武则天的出生祈福所开,窟内现存有武氏夫妇礼佛图一组,弥足珍贵。

    这里武后的生年与史籍记载不同。窟内造像已毁,台基边上的伎乐便抓住人眼球。两窟左壁都有碑记,左窟存有礼佛图两幅,而碑磨灭太甚。右窟有唐宝历二年(826)所勒《西龛佛阁记》,讲述的便是贞观二年开窟的事情。窟外还有数则题记。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内有一组宋墓石刻,以前还有红军石刻标语,上回同事去还有红军的部分,这次未见,可能已移到新建的红色景区里。关于宋墓的简介大略云:这批宋墓石刻,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市境内宋代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内容主要有反映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乐舞和戏剧方面的“大曲”、“杂剧”;仿木构建筑的格门、斗拱,厅堂陈设的“开芳宴”等生活场景;反映“二十四孝”内容的人物故事等;以及象征富贵、多子多福的牡丹、石榴等各种花卉图案。其雕刻技法以浅浮雕、阴线刻和减地浮雕为主。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寺内山上还有女皇文化陈列馆,感觉景区做大并不是件好事,要将缺乏实物的展览做精做细做优不是容易的事情。上山的半路有碑廊,大约四、五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元代广元府记碑,介绍云:石灰石质,圆首,高2.6米,宽1.38米,厚0.24米,908字,记载广元由州升府及广元历史沿革,刻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广元路从学教授章霔撰文,总管知事王世明勒石。


四川史迹之 <wbr> <wbr>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