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选词”题,应该怎么讲?
(2020-04-08 12:10:39)中考“选词”题,应该怎么讲?
以2019年武汉中考为例。
题目: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卑贱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解析,粘贴如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卑贱:卑鄙下贱或地位低下。卑微:低微、渺小或谦卑。与“狂傲”相对,应该选用“卑微”。可排除AD两项。(2)神采:多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个性:事物的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性质。这里应该选用表现人的特质,所以应该选用“个性”,而不用“神采”。可排除C项。(3)前倨后恭:先傲慢而后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多指人势利。阿谀奉承:说恭维别人话,讨好别人的词语,曲从拍马,竭力迎合别人。根据语境,应该选用“阿谀奉承”。(4)浑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浑然一体: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浑然一体”。据此,依次选用的词语是:卑微-个性-阿谀奉承-浑然一体。故答案为B。
这个解析,基本没有说服力。
第一空和第二空,其实两个词都可以填。解析人用一句“应该选用某某词”粗暴武断下定论,没有任何推理过程,相当于说“你必须这样选,所以要这样选”。
第三空和第四空,是可以作为突破口的,但其理由全部是“根据语境”,空洞空泛,语焉不详,因此不得要领。
我理解,可以不可以这样讲:
1第一空:卑微、卑贱均可,无法选择。那么往下看。
2第二空:神采、个性均可,甚至“神采”还好些。再往下看看吧。
3第三空:终于可以作为突破口了。只能选“阿谀奉承”。因为如果选前倨后恭,放在原文中,“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前倨后恭”讲不通——“他们谦恭,甚至谦恭”,这里“甚至”用得就莫名其妙了。
4第四空:也可以作为突破口。只能选“浑然一体”——因为如果选“浑然天成”,那就是说“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是假的而不是真的。只要理解了“天成”(非艺术非人工),一切就迎刃而解。
选词,不是依据词典上的意义(考场上谁也没有词典;我们谁也不可能背诵词典;即使背诵了“词典义”,也不见得等于“语境意”),而是依据上下文,细致分析和推断。
此题,锁定了第三空和第四空,答案就锁定了。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当然,因为每个人的词汇积累不同,还可能有不同的突破口和思维方法。但无论怎么样做,都要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不能先验地下结论,然后又把该结论当理由。一旦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语文教学就走进了死胡同。
又回到语文核心素养上来了:
语文,就要咬文嚼字。
死记硬背,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