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阅读题看答案的明确性、完整性
(2009-02-15 16:38:01)
标签:
杂谈 |
从一道阅读题看答案的明确性、完整性
武汉
在语文考试越来越关注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越来越走向“语文”、回归“语文”的时代,学生答案在表述上的明确性、完整性程度就成为得分的关键。学生不仅要“明于心”(思维方向正确),更应该“明于口”(口头表达到位),尤其要“明于笔”(书面表达到位),因为目前的语文阅卷评分完全看学生的书面表达。所以,学生要养成推敲和修改答案的习惯,切忌随意性,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斟酌出最完善的答案。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阅读试题,来研究一下答案的明确性和完整性。
【原题剪贴】
孩子,请系好鞋带(罗安余)
⑴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⑵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⑶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⑷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⑸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⑹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⑺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⑻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 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⑼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⑽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⑾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⑿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⒀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试题:文中说:“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母亲的良苦用心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母亲这样做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答题关键】
这个答案来自文本,与文本意思完全一致,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好答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不应该”干什么,一是“应该”干什么。前者在文中具体指“不要哭闹要奖品”,其深层意思是“不要过分计较和埋怨不如意的事情”;后者在文中具体指“应该系好自己的鞋带”,其深层意思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评分时,每一方面给2分。
【误例评点】
下面列举学生实际答题中出现的若干不完善或不严谨的答案,按上述评分标准打分,并作点评。
(1) 让我不要耿耿于怀。
这个答案不能给分。只涉及了一个方面,并且没有表述清楚:对什么“耿耿于怀”?在什么情况下“耿耿于怀”?
(2)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
虽然照抄原文,但仍然是一个错误答案,不能给分。文中 “坚强”的含义与平常我们所使用的意义有很大出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坚强”为: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中“坚强”的意思则是“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中“坚强”一词属于“误用”!
(3)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此答案表述上属于形象表述而非直白,内容上空洞无物,让人无法理解。不给分。
(4) 让我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
只涉及一个方面,给2分。
(5)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此答案“恬淡”的意思不够明确,或者说大而无当。表述不够精确,没有抓住要害。不给分。
(6)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涉及了一个方面,表述清晰到位。给2分。
(7)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
此答案表述很清楚,可惜只涉及了一个方面。给2分。
(8)要抓大放小。
此答案很有个性,应该出自语文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但表述上过于简洁,导致内容模糊不确定:“大”是什么?“小”是什么?什么时候抓?由于不够明确,可以不给分。
(9)人生要学会取舍。
此答案不够明确:“取”什么?“舍”什么?舍生取义?舍小家保大家?舍物质享受而取精神追求?“学会取舍”是很大的一个筐子,把它作为本题答案就似是而非了。该答案不给分。
【答题注意】
解答阅读题,表述最重要。我们虽然不能保证答案的绝对正确,但在答题时一定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务求你的表述与你心目中的正确答案完全一致,切忌“词不达意”、“似是而非”。
表述可分“文中原话”和“自己的话”两种情况。
如果用文中原话回答,要注意找准并找全关键句。所谓关键句,就是能直接回答问题、
与题干有最高关联度的句子。学生常犯的错误有:用文中不能回答问题的句子作答;用文中似是而非的句子作答;找了一部分可以回答问题的句子,另一部分未找到。
内容模糊的“空壳”答案(或万能答案);意思与原文不符的“变形”答案;不够直白的“形象”答案;只涉及了一部分内容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内容的“半截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