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网格生成技巧 |
Hypermesh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前处理软件,其功能涉及到几何创建、几何导入及修补、网格生成、网格编辑等功能,新版本的hypermesh对于几何修补功能以及流体求解器接口方面更有不少的提高。这里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利用hypermsh进行流体计算前处理的一般过程。为方便起见,选取一个较为简单的几何进行演示。
本例所演示的几何可以在hypermesh中创建。
1、创建节点
选择菜单[geometry]>[Create]>[Nodes]>[XYZ…],利用坐标创建节点。创建如表1所示的5个节点。
表1 节点坐标
节点编号 |
X |
Y |
Z |
1 |
0 |
0 |
0 |
2 |
200 |
0 |
0 |
3 |
200 |
500 |
0 |
4 |
0 |
500 |
0 |
5 |
100 |
300 |
0 |
生成节点如图1所示。
图1 生成的几何节点
2、创建线与面
选择菜单[geometry]>[Create]>[Lines]>[Linear Nodes],依次连接节点1-2,2-3,3-4,1-4成四条直线。
以节点5为圆心,创建半径30的圆。利用菜单[geometry]>[Create]>[Lines]>[Circle center and Radius]。
以四条直线及圆创建面。如图2所示。使用快捷键shift+F2,在面板中选择clear all,删除所有的 临时节点。
图2 生成的几何模型
3、面网格生成
在生成面网格之前,先准备几个collector:leftwall,rightwall,topwall,bottomwall,movingwall。后面要用到
上下左右四条边分别对应topwall,bottomwall,leftwall,rightwall,中间的圆对应movingwall。
由于我们要创建边界层网格,因此使用子菜单[Mesh] > [Surface mesh 2D] > [2D mesh with BC],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图3 边界层生成对话框
需要设定Region及with boundary layer。先选择Surfaces,选取生成的表面。再选择Lines按钮,选择需要生成边界层的线。其他参数设定如图4所示。
图4 参数设置
点击Generate 2DBL mesh按钮,生成网格如图5所示。网格生成之后,软件会自动创建2个component:2DBLMesh与2DCoreMesh。
图5 生成的网格
4、将网格放入合适的Component
在进行边界标记之前,需要创建边界,即利用find edge功能创建edge,然后将其放入相应的component。(注意2D中是find edge,3D中则为find faces)。
利用菜单[BCs] > [Check] > [Edge],进入find edge面板,采用默认设置,点击按钮find edges,生成五条红色的边。
利用快捷键shift + F11,打开Collector organization面板,将相应的边放入前面创建的component,以及将相应的单元放入相应的component。
本例创建两个zone:movingwall周围的边界层网格为一个独立的zone,以利于动网格设置,其他网格为一个zone。
以及五个边界,即前面创建的leftwall,rightwall,topwall,bottomwall,movingwall,其中topwall为出口边界。
至此,hypermesh中的工作已完成,可以导出网格至fluent了。
6、导出网格至fluent
利用菜单[File] > [Export..],在如图6所示弹出面板中进行设置。注意勾选2D Model选项。生成cas文件。
图6 设置输出选项
7、打开fluent导入模型
模型能够顺利被导入至fluent。我们观察zone与boundary condition。可以看出所有的区域信息及边界信息都是我们所创建的。
图7 fluent中的网格
图8 存在2个区域
图9 边界完整